第四百七十二章 参务院扩增-《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第(2/3)页
    军政部部长魏开福陆军上将,分管陆军人事、军纪、考核、军民等事务。
    文官方面:
    吏务部尚书郭全书,分管吏务、内务等事务。
    税务部尚书陈星凯,分管税收、财政等事务。
    工业部尚书袁高峰,分管工商业经济等事务。
    礼教部尚书宋章,分管礼教、民政、赈济、城建交通等事务。
    督察院大都御史秦高林,分管司法事务,包括督察院、审判院、巡警部等司法部门(不包括税务部所属的税务巡警)
    新增选的农林部尚书张旭,则是分管农林畜渔、水利、、防洪等事务。
    上述的每一个参务大臣,都得协助罗志学分管着一大滩的事务,平日里也是忙得很。
    而光靠他们肯定是不能处理如此庞大的一个帝国的繁多事务的,因此参务大臣之下,还有协办大臣。
    这些协办大臣,也都是一些尚书/部长、或重要部门的左侍郎等,一共有十八个人。
    九个参务大臣再加上十八个参务大臣,这二十七个人就组成了大楚帝国的核心权力构架。
    而很有意思的是,这些人虽然都有本职工作,但是因为是分管了众多事务,而该分管什么事务基本都是罗志学一言而决之,因此各参务、协办大臣里的权限大小,往往是随着罗志学的心意而变动。
    而调整分管事务,也是罗志学平衡下属臣子的权势,掌控帝国权力的重要举措。
    大年初六的御前参务会议里,罗志学调整并敲定了帝国的新的权力核心构架。
    两天后,也就是大年初八,罗志学召开了文官系统的御前参务会议,参与会议的都是文官系统的参务大臣以及协办大臣。
    会议上,罗志学再一次重申并强调了五年发展计划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要求京畿、地方各衙门都要高度重视,及时并大力展开相关工作。
    这种会议咋一看似乎都是泛泛而谈,说的都是一些套路话,并没有实际解决任务问题,但是高层政治就是这样子。
    罗志学要的并不是提出或解决某个实际的问题,而是要把自己的态度往下传递,让臣子们知道自己重视五年发展计划。
    不出意外的话,这一场会议过后,众多官员们就会对着自己的会议讲话记录逐字逐句的进行分析讨论,洞悉自己的意图并施行。
    罗志学说的这些话在普通人看起来,兴许会觉得假大空,但是对于官员而言这却是必须了解甚至钻研的,因为这些假大空的话里,往往代表着罗志学的施政思想。
    要想做出来政绩,自然是要走在对的方向。
    上头注重农业发展,那么就搞农业,这样才升官的快啊。
    而罗志学最近一段时间说的比较多的几句话,已经随着官方的邸报、各种官方文件传遍了帝国官场乃至民间。
    “民以食为天。”
    “吃饱饭才是硬道理”
    “温饱问题是核心问题。”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