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尚书府内,倭人密谈-《大明:屡献毒计,朱棣劝我冷静!》


    第(1/3)页

    杨士奇起身劝谏,朝廷突然颁发这么激进的政策,不说倭国作何想法,就是大明百姓的民心,也要受到影响。

    而倭国上的大明学子,要是被那边针对,恐怕又是不小的纷争,最怕的就是人家回不来,弄得家里不能团聚。

    再说对倭国动用战船,这会让户部的开支又一次增加,虽说皇上在代王那里获得不少银子,可就算金山银山,也扛不住宝船在海上消耗几年呀!

    “杨阁老,朕的心意已定,你就不要多说了,朕与内阁不是商量,而是要你内阁,拿出一个具体的方案,快速实施。”

    朱棣用手挡住杨士奇,不再给对方说话的机会,不听一点劝谏。

    “有时间,你来学堂里听听,或许你就能明白我的苦心,若是听不明白,就一直来!”

    “臣……遵旨……”

    杨士奇没有办法,眼下朝廷变成一言堂,凡事内阁只有照办的份,却没有从中改变的权利。

    杨士奇看着一旁淡定的齐树春,心里更是纳闷,这个年轻人到底有什么能力,会让英明神武的皇上如此信任?

    当想到倭国听到这个政策后的嘴脸,杨士奇也无心再想别的事情,只能带着内阁成员,回去好好研究颁行政策的计划。

    “齐卿,你这一堂课,花了户部一二百万两银子,户部那些人要恨死你了!”

    学堂安静后,朱棣开始调侃起来,如今他选择相信齐树春,自然不会心疼产生的代价。

    可户部花销太大,那边可不会和朱棣有一样的感受,只会怨怼齐树春怂恿皇上败家。

    “臣不怕,只要能让大明寰宇清朗,户部没钱,臣也会想办法去筹集!”

    齐树春非常认真的回答,这句话可不是在吹嘘,朱棣也在心底相信。

    眼下定下了政策,朱棣便起身离开,毕竟还有对蒙古那边的行动,一些细节也要尽快的敲定……

    在内阁紧锣密鼓的谋划下,新政策很快颁发,并且通告各地,成为律法。

    一时间,失去大明庇护的倭国商人还不等上岸,便被大明官兵拦在海上,看那架势要是强行登陆,非被打死不可。

    就读学院中的倭国学子,全都被圈禁到一处大型庄园内,朝廷每日供给吃喝,让他们不会为生活烦恼。

    但朝廷严命这些学子不可从庄园出来,派重兵把守,更让一群学子感到恐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