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齐树春顺手把啃干净的梨核扔到一旁,砸吧砸吧嘴,有些意犹未尽。 本想着再顺手捞一个梨,但看到对面的彪形巨汉正坐在小马扎上,眼睛眨巴眨巴地,乖巧的像一个小学生,一时间也有些不好意思了。 “说吧,上次的治蒙三策你还记得多少。” 齐树春咳咳两声,稍微正了些身形。 “先生,我都记得!” 对面坐在小马扎上,一本正经的朱高煦立马来了精神,恭敬回复道。 “第一,要把乌斯藏的黄教给引入蒙古。” “第二,要对蒙古的那些权贵进行分化治理,拉一批,打一批。” “第三,是要大明出兵,击溃那些已经成气候的蒙古部落。” 齐树春眼皮一搭,微微点了点头。 “还行,还没忘完。” “那上次给你留下的问题,你想清楚了吗?” “为什么要把黄教引入蒙古?” “额...学生这两天有仔细想,但还是没能领会先生的意思。” 朱高煦有些不好意思地讪笑道。 他这几天确实是在绞尽脑汁思考这个问题,但他毕竟是行伍出身。 让他提刀砍人,上马冲阵,这是手到擒来。 可让他思考治国之策,四书五经,却着实有些为难他了。 看到朱高煦厚厚的黑眼袋,齐树春心里也清楚,这壮汉的确是动脑子了。 可想不出就是想不出。 “无妨,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老高你既然是行伍出身,书读的少点也正常,以后多花点功夫学习,迎头赶上就是。” “能多思考总是好事。” 齐树春没有像这个时代的老学究那样采取棍棒理念,反而是该鼓励就鼓励。 ... “老高?” “这兔崽子还给自己换了姓了?!” 隔壁的朱棣和纪纲听到齐树春的话,一时间有些绷不住。 “他对我就那么大意见?” 朱棣本来古井无波的脸上一时间也有些怀疑人生。 旁边的纪纲觉得有些好笑,但又不敢笑,只是硬绷着脸。 但他们心思电转,很快也想明白了。 朱高煦这家伙大概率是纠了个假名,想在齐树春面前隐藏身份。 ... 听到自己认可的先生在勉励自己,一直被翰林学的老学究们骂为“顽劣不堪,扶不上墙的烂泥”的朱高煦惊喜莫名。 ‘还是先生慧眼识英才!能发现我老二的天人之姿!” “翰林院的那些老学究们都是狐假虎威,顶个名头就不把人放眼里的老棺材...” 朱高煦心中一喜,本来就讪笑的糙脸笑得更加浮夸。 而这一幕落到对面齐树春眼里却显得有些惊悚。 “好了,书归正传。” 齐树春忙打断朱高煦。 “老高啊,在进入今天的主题前,我得再先问你个问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