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诗鬼李贺-《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第(1/3)页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
    诚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顺风顺水。
    但是常常是不尽人意,还很迷茫。
    人要顺起来,就要讲天时、地利、人和,任何一个因素都缺少不得。
    唐朝的李贺,有诗鬼之称。
    虽然才高八斗,但是前程堪忧。
    命运正如他笔下写的,天若有情天亦老。
    纵观李贺的这一生,只能说是天妒英才。
    他岁出身贵族大家,但从未享受过衣食无忧的生活,小小年纪就要承担其家庭重任。
    虽然才华横溢,也遇上过赏识他的伯乐。
    但无奈时运不济,最终未能得偿所愿。
    此外,由于从小营养不良,体质较弱,李贺经常生病。
    加之并非乐观豁达之人,所以疾病久治不愈,最终英年早逝。
    一位天才在生命中最好的年华猝然而逝,不免令人欷歔。
    “唐德宗贞元十二年,洛阳昌谷的大街小巷里都在纷传一个消息。”
    “当地出了一名神童,7岁就能写诗!”
    “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传到了京师。”
    “这位众口相传的神童正是李贺。”
    “李贺天分极高,又刻苦专研,以至于小小年纪。”
    “其对诗文的热爱程度,就已经跑在了同龄人的前面。”
    “每天早上,李贺都会骑着自己的瘦马,带着小仆从,背上小锦囊,出门寻诗觅句。”
    “遇到灵感迸发时,便提笔唰唰记下,字写得飞快。”
    “写好的诗句都放进身边的锦囊里,时常是鼓囊囊的一袋。”
    “如此早出晚归,日复一日。”
    “有一次,李贺一如往常出门作诗,行到人迹罕至处,突然半路跳出来一伙人。”
    “这伙人手持长刀,面目狰狞,迅速将他包围起来。”
    “不好!看来是遇到劫匪了。”
    “李贺身材瘦弱,衣着不凡,身上背着的锦囊甚是惹眼。”
    “在劫匪看来简直就是天上掉下的肥肉,势必要狠狠宰一顿。”
    “他们当即抢过李贺的锦囊,伸手就往里掏。”
    “可没想到,里面装的果真不是银两,而是无数张写满了诗句的小纸条。”
    “劫匪大失所望,只好自认倒霉,垂头丧气地走了。”
    “李贺随身携带的锦囊,不仅让劫匪悻悻而去,同时也让自己的母亲很不高兴。”
    “一日回到家中,母亲看到他锦囊里密密麻麻的诗句,又生气又心疼,不由得埋怨。”
    “儿子勤学苦练,本该是一件令人开心的事,但母亲却并不这样认为。”
    “原来,李贺出生时就自带孱弱属性,一直体弱多病,身体比一般人要差。”
    “母亲当然不愿意看到儿子因为读书而损耗身体了。”
    “但尽管如此,少年时的李贺依旧倔强追求着自己的那份热爱。”
    “他把这种热情化为动力,焚膏继晷地创作,才有了七岁能辞章,名动京师的美誉。”
    “有时候,成功的诞生绝非偶然,而是天赋和努力的叠加。”
    “此时的李家早已家道中落,父亲的突然离世,更让李家雪上加霜。”
    “看着家中经济每况愈下,李贺只好将参加科考提上了日程。”
    “唐宪宗元和二年,韩愈家门扉轻掩,门外沸沸扬扬。”
    “彼时考试临近,时任国子博士分司的韩愈成为众考生写诗投谒的对象。”
    “但面对满案的卷章,韩愈却是满脸倦容——诗文虽多,佳作寥寥。”
    “他刚送走了一位客人,困意便如密布的层云般涌来,想着再看看诗解解乏。”
    “便随手拿了一卷诗文,一边解衣带一边阅读。”
    王安石:诗鬼李贺的人生传奇,天上很快乐,一点也不苦。
    李贺本是李唐王室的远支后裔,家道中落,父亲早逝,家中十分贫困。
    李贺七岁时即能写诗作文,在不可思议的后面隐藏着什么,让人匪夷所思。
    当时文坛大家韩愈来李家,李贺出口成章作成一诗,令韩愈称赞不已,从此李贺声名大振。
    李贺身材细小瘦弱,两眉相连,手指和指甲都很细长。
    他每天日出出门,后面跟着一个仆童,背着锦囊。
    李贺一般都是冥思苦想一整天,有灵感就写下来放进锦囊,晚上再写成诗篇。
    21岁时,李贺参加科举,不料遭到嫉妒者中伤,竟然编造出这样的理由来。
    李贺的父亲李晋肃,晋肃与进士发音近似,做儿子的应该避讳,不能考进士!
    伯乐韩愈也无语了,只好专门为李贺写了一篇文章申辩。
    尽管如此,李贺依然被排除在考场之外。
    一心渴求功名的李贺遭此变数,悲愤交加,性情大变。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分。我待恕天下,世间难容人。
    进士无门的李贺凭着父亲的恩荫被推荐为奉礼郎,官位仅从九品。
    这种最底层的微末之职,连酒钱都不够,这使李贺的生活更加窘迫。
    亲眼目睹社会的腐败,让李贺写了大量批判现实、鞭挞社会黑暗的诗篇。
    这还不算完,生活中的困境可以咬咬牙挺过去,但是精神的打击才是致命的。
    李贺的妻子竟也在几年后去世,这让李贺很受伤。
    接二连三的打击令李贺心灰意冷,先是大病一场。
    在勉强支撑了几年之后,这位天才诗人也不幸病逝,匆匆结束了短暂的一生,年仅27岁。
    据李商隐《李贺小传》记载,李贺去世前,白天看见一名红衣人,骑着红色的龙,拿着一本写有上古篆文的册子,要召走李贺。
    李贺下床磕头说,母亲年迈多病,我还不想去。
    红衣人笑着说,天帝新盖了白玉楼,想立刻召你去写一篇记。
    天上很快乐,一点也不苦。
    李贺只是哭泣,当时身边的人都看到了。
    不久李贺就奄奄一息,窗户旁有浓密的烟雾,以及有行车吹奏音乐之声。
    李贺的母亲立刻让家人停止哭泣,等了一会儿李贺就去世了。
    这件事,是李贺的姐姐亲眼所见,敢情人家李贺是来人间渡劫的。
    要是按照古人认为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来算,27岁的李贺来到人间在上天还不到一个月。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