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无论是山海关营兵,还是关外的辽兵,基本都在天启二年之后才陆续组建,因此缺额率不高,且战兵都按戚氏车营训练,对火器操作较为熟悉。 “共计六百一十四名入选营兵,标营原先有九百八十余名鸟铳手,只淘汰掉近三百七十名。射靶时共进行了四千九百余次装填,耗费火药一千五百余斤,鸟铳炸毁八十余把。” 标营千总袁搏功一脸心疼的给主帅汇报今日成果,火药用了上千斤,他觉得有点浪费。 按纪效新书和戚继光的经验,装药量为三钱的鸟铳,射击百步处的圆靶,一般能做到六成的射中率。 所以选拔骑马火枪兵时,每名参选的鸟铳手,都要进行五次射击,射中靶子三次及以上就可入选。 “这杨麟练兵还行,咱的火药还剩下多少?要是不多,就朝两处援军要点。” 筛选结果给了李昊一个惊喜,居然能有将近三分之二的合格率,这在明末的官军中,已经算是强兵了。 两千七百多营兵中,按明军惯例,只会有四成左右的鸟铳手,其余皆是刀牌手、镋把手、管畜、管炮、火兵等,以及为数不少的辅兵。 “尚有两万四千多斤,火药是够的,觉华岛水师每次来,也会随船解送一两千斤,分给辽军各营。” 袁搏功回道。 天色还早,李昊又下令在各处投降兵卒里挑选弓箭、兵击好手,当然,从义州调过来的那群蒙古兵也参与了选拔。 这个标营就是改制的模板,等以后局势稳定,锦州总兵准备在后方各营都这样进行改编。 只有冲阵骑兵会配备双乘马,骑马火枪兵只配一匹乘马就够了,即使这样,前锋镇手上的战马还有点缺,急需要去草原打打秋风。 各处千总、把总、百总组织手下营兵继续进行筛选,李昊则起身,带着几个亲兵去营兵里宣传自己给属下兵卒的待遇。 “你们都是北直隶人吧,家里有几个兄弟?有多少田亩?可曾婚配?是否有房屋供你们成家?” 一路问过去,得到的回答大同小异。 营兵里大部分都是家里有两三个兄弟,别说有地,他们连佃户都做不成,才跑出来当兵吃饷。 成家者很少,王朝末年的兵卒很受歧视,关内还算安稳,佃户出身的男丁都比营兵在婚嫁市场受欢迎。 至于片瓦遮身,那更是想都不用想。 “以后我的部下,兵卒全都分五十亩地,无论出身是什么,都分地分房屋。” 关宁锦大概有五千顷良田,也就是五十万亩熟地。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