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因为扩建,就有资格加入煤矿。 为此,老支书家几乎都快被踏破门槛了。 他们之所以去老支书家,却不是找老支书,而是找他儿子,孙恩光,煤矿的副队长。 毕竟这种招人的事情,孙向阳根本就不会管,全部推到孙恩光的身上。 于是,孙恩光一下子变成了双水湾最忙碌的人,直至被老支书训斥一番,把登门的人都给赶出去,才算暂时刹住。 但紧随其后,煤矿那些原有的人,各个小组长那边登门的就多了,总之,有点无孔不入的架势。 对此,孙恩光又高兴,又痛苦。 煤矿扩建,可不是一件小事情,之前不是没想过,但因为拿出来的太多,再加上之前双水湾发展,欠下了不少钱,所以就算有心想要扩建,也没钱,只能等过几年,攒下点家底再说。 现在矿务局那边直接援助,等于天上掉馅饼,所以高兴的合不拢嘴。 但痛苦则是因为人不够。 按照计划,接下来煤矿这边就算再招两百个青壮劳力都不算什么,可问题是,一下子招这么多青壮劳力,等于将砖窑,建筑队,还有各个生产小队的青壮劳力一网打尽,那别的工作还要不要做了? 谁来烧砖,谁来干建筑? 总不能让那些老幼病残上阵吧? 毕竟不管砖窑,还是建筑队,都有一定的专业性。 无奈之下,孙恩光只能找到孙向阳。 而对此,孙向阳也早就想好了,人,可以在双水湾挑选三五十人,剩下的全部从周围几个生产大队招。 孙恩光听后,明显有些不情愿。 这种好事,凭什么便宜给外人? 除非对方加入双水湾,或者待遇减少一些。 不过还是被孙向阳给否决了,因为没必要。 虽然他也很想那些人都加入双水湾,让双水湾的人再增加一些,但这样肯定会得罪周围那些生产大队,他们也坚决不会放人,更是会禁止他们的人到双水湾工作。 像青壮劳力,不管哪个生产队都缺,都跑你这边来了,那自家生产队还干不干活了? 尤其是那些人赚的钱,又不会分给大队,几乎全都是自己的。 任凭哪个生产大队都不会同意这种事情。 所以孙向阳还打算拿出几个剪纸画的名额当成诱饵,相比煤矿,相比那些社员赚多少钱,可能那些大队长,支书都不会在意,但如果是赚外汇的机会,就不一样了。 今后不管走到哪,都可以抬头挺胸,骄傲的说,我们生产队给国家赚外汇了,这是多么光荣的事情? 也正因为如此,所以上次为了感谢大家帮忙修路,老支书拿出了一些名额,才让对方上赶着修路。 不过上次只是一锤子买卖,修路结束后,就没了。 但这次,可是长期的。 只要能一直拥有这种赚外汇的荣誉,那些生产大队,每个咬咬牙拿出三五十个青壮劳力来,还是没问题的。 而且从长远来看,哪怕现在这些进入煤矿的人不能加入双水湾,可等过几年,等生产队模式消失,在分田到户的诱惑下,那些人,就算全家搬迁到双水湾,都没问题。 生产队人少了,剩下的人分的地只会更多。 至于说双水湾这边,地肯定是不够分的,但未来的双水湾,肯定不会靠种地,等粮食宽裕了以后,可以从外面随便买,那些种地的人,也会慢慢消失。 哪怕只找两百个人,到时候他们全家搬来,轻轻松松也能为双水湾增加五六百固定人口。 而他们愿不愿意搬来,孙向阳从来不会怀疑。 因为他相信,到了那时,双水湾早就取消了工分,直接发钱,大家能够赚到的钱,将远远超过别的生产队全家种地的收入,一个人在煤矿,养活全家轻轻松松。 而且那个时候,剪纸画的规模也会扩大,青壮劳力的家庭中,妻子的年龄通常不会太大,完全可以加入剪纸画小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