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来吧!老子要是皱下眉头,就是那狗娘养的。” 张二麻子怒吼说出这句话的同时,章邯依稀能从其目光深处,看到那股如野兽般的疯狂。 这种目光章邯很熟悉,这几年跟着一群蒙古人厮混,打猎什么事那是家常便饭。 每当猎物即将被杀死时,情绪变化都是最丰富的。 不管什么生命,天生都会有一种基因中自带的求生本能。 所以往往肢体受伤,或者遭遇到更强的敌人,面对生存危机时都会可以摆出弱者的姿态。期望以身体或者目光中的示弱,来换取敌人同情,获得那丝微弱的生机。 当然,有祈求就会有反抗。 就像每当那些猎物知道自己必死无疑,无论怎样示弱,怎么请求,都不会获得对方怜悯饶恕时,那基因中潜藏的暴力因子便会挣脱束缚,挣脱理智对抗面前的敌人。 中原自古流传一句贴切的谚语;兔子急了还知道咬人。 便是这种情况的最直观体现。 而面前的王二麻子,显然是第二种情况的典型代表。身体被章邯他们控制住无法做出反击,就会在言语,或者说在精神层面给面前的敌人予压力。 而这种情绪在之后被翻译成许多美丽的词汇,如;自尊、尊严、反抗精神等。 因为其是违背动物基因层面基础逻辑行为准则,故才显得这么珍贵,珍贵了才具有稀缺性,具有被广为宣传的普世意义。 可这种情绪用在如今章邯身上,并不会让他对这个张二麻子另眼相看。 因为他本身就是个战场上的厮杀汉,这些年的死人堆里滚来滚去,其越是表现出这种可贵的反抗态度,越是让他感受到不安,越是想要对其进行肉体消灭。 盖因上千年文化熏陶下,还流传着另一种思想;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一瞬间的怜悯,或许在未来某一日,将会给你带来无法挽回的灾难。 故面对张二麻子这种疯狂的情绪,章邯只是报以最轻蔑的笑容。 扭头对章四吩咐;‘挑出一百名刀法最好的士兵,分成十组,轮流木桩上每个人身上片肉。 哪个小组若是能片肉一千刀且木桩上人不死,全队连升一级。’ 章邯的要求让所有亲兵都直呼不可能完成。 若是说一刀杀死一个敌人他们之中很多人都能做到。可要求是一百刀杀死一个敌人,每个人心中都泛起了嘀咕。 更遑论一千刀,想想根本就不可能实现。 见部下有些骚动,且义父脸色露出不悦,章四立刻沉着脸大声呵斥; ‘全部肃静!’ 章四的声音不算嘹亮,可是穿透性极强,瞬间让所有亲兵安静下来。 接着章四开始贯彻落实章邯的命令,由几名百户带领着,从他们所辖的部下中,挑选刀法卓绝之人。 章邯看到,这群亲兵在被挑选的时候,每个人都表现得跃跃欲试。他心里明白,这群小伙都是自己麾下最拔尖的一批人,争这个字,已经贯穿到每个人的每片血肉中。 这次选拔,就算没有章邯的奖励激励,单凭一个刀法卓绝,长官认可的背书,都会让这群小伙子们奋勇争先,趋之若鹜。 面对亲兵们的表现,章邯没有一丝惊讶,反而有种理所当然之感。 章邯和几个百户动作很快,不多时,便从围观亲兵中挑选出了一百名刀法较好的士兵。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