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特二婶,这话可是你说的,我可记住了啊,你要是不来帮忙,到时候我可有话说了。”母亲汪红顿时说道。 “瞧你这话说的嫂子,好像我不帮你们家干活一样,放心,今年准来!”二婶一本正经的保证,双眼放光的朝着肉上瞅。 “好了好了,赶紧给过称,别让人家等着。”江大山抽着烟袋,催促道。 众人不再闲聊,扛着大称,将整个麻袋的榛子吊起来。 “一百零二斤,15块3。”算好账,江年直接掏出一沓钱,数过之后,递给李婶。 接着就是王叔,也有一百零九斤的称,一共是16块3毛5,江年给凑了个整,16块4毛。 接下来,陆陆续续有从山上回来,全都是收获满满,一个下午的时间,他就收了将近一千斤,花了一百四十二块三毛。 这让他顿时手头紧了起来。 “得想办法卖一些才行呀,不然的话,彩礼钱凑不够。”江年心里想着。 要是天天这么收,他挣的钱刚好也只够收货的。若是平时还好,没有什么花销,基本可以左转。 可是他要结婚凑彩礼呀。 他可不想彩礼不足,让林莞被人看不起受委屈。 …… 第二天一大早,江年就起来了。 因为今天不仅要去摆台卖土豆块,还要去卖榛子,所以必须得起得早。 轻车熟路的将要售卖的土豆块都准备好,将材料也准备充足,然后江年搬着两麻袋的未脱壳的榛子上了车,前往县城。 由于这种刚采下来的榛子,口感最好,颗粒饱满,但是如果摆摊售卖的话,这么大量不知道要摆多久,所以江年决定上门推销。 虽然这个年代物资匮乏,但是城里的人还是很乐意为这种农村土特产花钱的,毕竟一年也就吃一次,而且他们又不能去山上采,若是农村有亲戚还能吃到,若是没有,那就只能干瞪眼。 按照计划,江年先是去了供销社购买了一个小称和一沓塑料袋,还是七点准时到了制衣厂,开始售卖土豆块,榛子只是捎带着卖。 还是有很多人购买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