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五战五捷(下)-《理想年代》
第(2/3)页
林铁长在台上讲话:“……我们为什么参加国民革命军?因为北洋政府不给我们活路!与其在北洋政府的统治之下等死,不如起来革命!所以我们走向革命的道路,参加了国民革命军!……”
林铁长神情振奋,声如洪钟,他把当前战场的严重形势告诉部队,以斩钉截铁的口气进行作战动员:“好不容易推翻满清**政府的统治,人民胜利了,中国走向gong和。人人希望把大炮打成犁头,让坦克改装成拖拉机下地耕田。但这仅仅是我们一方情愿。袁世凯依然用**的残忍手段统治这个国家,人民依然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依然吃不饱饭,依然饿死街头,依然没有得到民主的自由,我们的生命在北洋军的枪炮下如草芥一样的贫贱,我们中华民族的尊严依然被北洋卖国政府丢弃,我们只有将革命进行到底!”
“将革命进行到底!”
一下子爆发出山呼海啸!
下午1时,又在马头车站的煤仓里召开了纵队连以上干部会,由季雨霖政委作动员。
季雨霖详细地介绍了袁世凯全面进攻解放区的部署之后说:“现在不要看还没有什么大的动静,其实袁世凯像浮在水上的鸭子那样,埋在水里的两只脚忙得很啊!”
说到这里,季雨霖面色严峻,向大家简明扼要地讲了当前的敌情。他说道:“袁世凯在邯郸吃了两次亏,这一次又下定决心‘剿匪’了,他是吃了秤砣铁了心,不见棺材不落泪,非把我们这些人置之死地而后快不可……袁世凯现在已经打上门来了,大帅要求首先出击!
林司令接到命令,几天都没有睡觉。我们敢不敢迎战?怎样迎战?有没有把握?结果究竟怎样,现在谁也不能说清楚。
我刚才也说了,大帅要我们主动出击,那是他已经对形势早就作出判断和估计。一句话,这场仗是非打不可了。
形势是严峻的,摆在我们面前只能有三种前途:一是打败袁世凯解放全中国;二是两败俱伤,相持不下;三是我们打输了,重新背着小包袱回太行山打游击。要争取哪种前途,只有靠我们自己!”
字字千钧,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坎上。不少太行根据地走出来的指战员都懂得过去背着小包袱在太行山打游击的滋味。
离开会场时,没有一个人说话。但会后各个连队讨论的时候,大家都踊跃发言,纷纷表示决心:要争取第一个前途,避免第二个前途,绝对不允许走上第三个前途。
誓师大会后,林铁长和季雨霖率领主力离开豫北,以风驰电掣的速度向鲁西南挺进。
战争开始时,形势十分严重。北洋军在军事力量和经济力量上都占很大的优势。北洋的老底子摆在那里,而且并取得英国政府在军事上、财政上的巨大援助。
相比之下,国民革命军是新建之军,底子薄。鄂区人口虽然有1亿,但是很多地区刚刚开始土改,西南后方并不十分巩固。
在这种险恶的形势下,北洋反动派企图首先消灭中原国民革命军,然后攻占赣南,再进攻湖北,妄想在3个月、最多6个月的时间内解决关内问题,然后再解决西北问题,最后消灭国民党革命军,摧毁鄂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