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军望楚-《将门枭虎》
            
            
            
                
    第(2/3)页
    与此同时。章武皇帝往江淮防线、湖广防线不断的运送兵力、粮草、辎重,加强北方、西方的防御力。
    在沿海地带加强海防。
    楚国完成了战略收缩,不求进攻,全力防御。
    而江南之地,物产丰富,人口众多,尤其粮食产量。
    在很长的时间,都是华夏王朝的粮仓。
    通过发达的水路运送粮草辎重,也大大的减轻了后勤的负担。
    随着防线稳固,熊无我兵败身死,中原被汉军攻占的影响力,渐渐消散。
    使得楚国上下,又恢复了信心。
    恢复华夏无望,但半壁江山。
    还有希望。
    ............
    楚国如火如荼的自救。
    汉庭当然也没有闲着。
    吴年设置的地方巡抚、布政使等官员,在中原慢慢的建立统治,加强统治。
    汉军也按照吴年的命令,大举南下。
    当然,问题也有。
    汉庭新得中原,为了争取人心,照例实行免税政策。
    熊无我、三城的军粮虽多,但降兵也多,汉军兼并了他们,但在后勤上没有捞到太大的好处。
    汉军的军粮,还是需要从南阳、陕西、河北运来。
    汉军兵锋到达江淮,粮路拉长。
    中原地区,水泥路、铁路的建设,需要时间。汉庭不得不用辎重大车,调遣民夫从河北运送粮食南下。
    后勤的负担,大大增加了。
    不过,汉军国力实在太强。加上河北地区铁路网的完善。
    这也只是小麻烦。
    汉庭在北方的常规野战军、黄河水军、海军万户,前后相连,舟船望不到边际,浩浩荡荡南下。
    军淮北,零余县。
    汉军前锋大将,在零余县城南的空地上,征用了许多民田,建造水陆大营。
    南望江淮。
    这日上午,天空布满了乌云。
    大内侍卫、天子近臣、随军太监簇拥着天子銮舆,浩浩荡荡的到达了汉军大营。
    汉军诸将列在营门两旁,恭迎天子大驾。
    吴年没有下车,令诸将随驾。大队人马来到了中军大帐外。吴年率领文武大臣,进入大帐坐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