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方淮歪了歪嘴。 你跟我聊这个,老子可是实操手。 “这我当然知道,所以我的方案拿去说服省府,先要了三千万,可见,我们省府对于消防事业的支持,还是很有决心的。” 那三千万里,可能有一部分是省里对于总队这次装备招标大换装的补助,但方淮觉得,他的方案肯定有一部分功劳。 管他什么钱,反正到手了,这杆大旗,老子先用用。 胡培洲果然惊了一下:“三千万?” 方淮自信道:“对,我们中队改造,总队已经在省府筹措到了一部分,不管有没有支持,都是要做的,一个崭新的中队,现在已经在规划筹建了。 你不做,我们也会做。 胡中队,这件事,我们是一定会办漂亮的,我也相信我们总队的能力,你做与不做,只是决定了消防事业的改革进程里,有没有你的名字而已,你愿意参与,以后我们的想法,可以共享。 我还有一些想法,是现在还没法实现的,不过,我会做下去的。” 方淮把话说得很大,三千万,还只是筹措到了一部分,其实总队定下的改造计划里,顶多只需要用到那三千万的一部分而已。 不过,他得讲得整个总队都在支持他,要不他没资格这么跟胡培洲建议。 其实本来总队也是大力支持的,只是力度没他说这么大而已。 但要是有了部局试点,那可能就不一样了。 贵州总队毕竟是个小总队,全国31个总队之一,吴总在上面都不一定能说上多大的话,这个老胡有特殊通道,只要能要到政策和关注,对方淮来说,就够了。 有了政策,下一步就可以多给中队拢来点精英,有了关注,做的事,就更有意义。 钱嘛,只要有政策,肯定要给的,多了少了都行,要到多少算多少,咱不嫌弃。 胡培洲没看方案,也大概了解了他的思路,以教导队的模式打造标杆,创造救援分队,在他看来是可行的,不过他不是方淮,甚至他都不是中队那个层级的干部,要落实效果,他自己是没法做到的,除了钱,还要考虑人选和目标中队。 其实他心里很快就有了几个合适的对象。 但,沉吟了一会道:“我晚上看看你的计划,再想想,你刚才说还有一些想法,什么想法?” 方淮这个人,在他看来,确实有东西,而且办事的能力很强。 他对方淮隐隐的看重,是从北川指挥部,金旅长对方淮的赞不绝口开始的,能够跟他平等对话,也是因为方淮一直在用事实证明他的能力,光是他看到的,唐家山,央视专访,中队改造,他都是主角。 否则换一个兵跟他说这些,他只会觉得对方在做什么鸟梦。 方淮对新事物的敏锐关注和行动能力,也很合他的口,例如这个他能熟练操作的t型救援法。 而且,共同认识到了如今消防部队专业化的不足,并且正在为改变这个境况,用不同的方式发挥主观能动性。 可以说,无论是眼界还是思想上,他们都是一致的。 所以,方淮在想什么,他也很感兴趣。 但,方淮摸了摸鼻尖,手挡在眼睛附近,隐藏着自己眼里的思考。 半晌,沉吟道: “胡中队…饭得一口一口吃,等我们成为真正的战友再说吧。” 胡培洲不由看着他年轻的面庞,摸着自己三十四岁的脑袋,忽然感觉这年轻小子同他讲话,像他的同龄人。 要是方淮知道他的想法,恐怕要笑。 要是算上前世,我比你还大一岁。 不过,那三十五年,我没你活得精彩。 第二章没写完,今天简直困懵了,出门办事都在打瞌睡,明早一定补上,今天真不能熬了。 这几天,脑袋都要想爆炸了。 开这一部分的时候,踌躇满志啊,想着既然是职业文,要趁着这个集训,把消防的近年专业训练都好好写一遍,做到言之有物,让大家知道作训改革,改的是什么。 但发现写得太细,太枯燥,大家反而会量子阅读,还得查阅每个操法的发展进程,时间年限,别整出些超时空的玩意儿,让大家了解一个真实的进程,搞得作者不好写,读者不好看。 最近可能要时间调整一下思路,就元旦吧,两天,真不是骗假,天天写不出自己满意的东西,写得胃疼,心态要绷。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