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冯子材-《穿越在太平天国的日子》


    第(2/3)页

    杨小山引来了多鲍两人的队伍,立刻发出了进攻江心洲的信号。

    其实他再堵一件事,他赌的就是雨花台的曾国荃绝对不会冲出来。如果曾国荃率领他的三万守军离开那个坚固无比“乌龟壳”,杨小山整个计划就将泡汤。

    李秀成和唐正才接到杨小山的信号,立刻率部出北门,直扑江心洲彭玉麟的水军。

    自从包围天京后,彭玉麟的水军基本没用处了,太平军的战船却被击毁了,他们处在无仗可打的阶段,除了从长江口岸运粮食,没有其他的作用。于是为了多拉粮食,船上的火炮和炮弹全都卸了下来,只在江心洲布置了一些防御工事。

    唐正才的水军动作非常快,拖着上千艘小帆板就往江边冲去。有的水鬼队甚至直接下了江,游到彭玉麟的船下,凿他们的船底。

    杨小山这一招声东击西进行得非常顺利。曾国藩万万没想到太平军的主攻方向其实是江心洲。

    彭玉麟慌了,他的几十艘主力战舰全停在江心洲的渡口,眼看乌央乌央地太平军划着小帆板游过来,他们用钩网搭住自己的船就往上爬,要和自己的水军肉搏。江心洲的几门火炮虽然在不断开火,但太平军冲过来的人太多了,足有好几万,这可不是几门炮能挡得了的。

    曾国藩根本没想到太平军的目标是江心洲,因为按他的判断,只要在太平军夺此地的时候,在他们后方摆支队伍,他们就不敢强攻了,因为这样就会落入两边夹击的状态。

    但他现在手里没有机动队伍,多隆阿和鲍超都在和杨小山的队伍在城南纠缠。唯一一只能救援的队伍就是雨花台曾国荃的三万人。

    曾国藩硬着头皮给弟弟写了一份命令,让他过来增援,就算不去江心洲,至少要来城南增援多鲍两人。当然他知道这个弟弟有点轴,把雨花台当家一样,死活不肯离开,于是他又多写了一句“进退开合,变化不测,活兵也;屯缩一处,师老人顽,呆兵也。”意思让他赶紧过来,不要做呆兵。

    但曾国荃这个人是真的很“呆”,自从在雨花台安了营垒,挖了深壕,他就赖在这里了,一门心思在这里摆上“铁桶阵”。先前忠王李秀成二十万大军都没有攻破这里,让他打定主意死活就在雨花台了。之后太平军各种引蛇出洞,他也完全不理会。曾国荃比他哥哥曾国藩还要呆,他就认准一条,挖沟建营垒一直到把整个天京围死才罢休,甚至雨花台发生瘟疫他都不离开。

    曾国荃这个呆兵打法的确让太平天国吃够了苦头,但在杨小山现在这个战术下,湘军自受其苦。曾国荃果然不肯出来,他非常倔强,认为太平军有可能是要引他出雨花台,就是要做“呆兵”,完全不理会曾国藩的召唤。

    杨小山赌赢了,只要曾国荃出来支援,无路是南北哪一路,太平军都吃不消,而且立刻就会崩溃。

    别看杨小山刚刚打退了鲍超,只是利用了深壕的地利,要没有这一点,太平军很有可能吃大亏。

    “东王,抓到一个清妖的总兵,你看!”顺王李春发刚打扫完战场,发现一个受了重伤的总兵,大概有四十多岁,于是绑了过来,请东王发落。李春发一脚踢在他的膝盖后面,让他跪在杨小山的面前。

    杨小山打量了这个被俘的总兵,虽然身上鲜血淋漓,胳膊和大腿上都挂彩了,不过他的精神看上去似乎还很倔,头昂昂的,不肯说一句软话。杨小山有些意外,清军里很少有这么有种的将领,于是起了好奇之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