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7章 传《易传》-《文道祖师爷》
            
            
            
                
    第(2/3)页
    “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
    殷明抬手,《易传》出现在虚空之中。
    要想深刻体会阴阳一道,那么对于《易传》就必须熟稔。
    《易传》的思想体系是,由天道推衍人事,这与阴阳家的思想体系是一致的。
    而无论是作为国君,臣属,还是百姓。
    要想真正弄懂阴阳之道,就必须对《易传》了如指掌。
    当《易传》出现在虚空之中,天空之中立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八卦图。
    “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艮为山,离为火,兑为泽。”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始为八卦。”
    殷明的话音落下,天空中巨大的八卦图开始从左到右进行转动,周期循环,如水流行。
    所谓阴阳依存,五行相生,便从这八卦图中得到最具体的体现。
    “这便是推衍天地万物的卦象吗?”
    玄帝诧异。
    他本就是卦师后裔,对于一切推算,推演,推衍的符号都相当敏感。
    只是在千元大陆上,他们这一脉使用的推衍工具并不是八卦图。
    所以当他看真真切切的看到八卦图时,心中立时浮现一个阴阳八卦图,而且顺时针开始旋转。
    似乎世间一切此刻都在他的心中开始有规则的变幻。
    于是,玄帝立刻闭上了眼睛,仔细感悟心中的阴阳八卦图。
    殷明抬眼看了看玄帝,又看了看林秋蓉。
    见他们两人此刻都在仔细体悟,脸上不禁浮现一抹淡淡的微笑。
    林秋蓉对阴阳一道的天赋自是不用多言。
    而玄帝身为卦师后裔,他对这八卦图的敏感程度也可见一般。
    只要二人能够相互依存,那么阴阳家在玄国势必成为至高无上的学派。
    讲道并未持续很长时间。
    一方面是因为阴阳家的论点只有两个,毋须多言。
    另外一方面,八卦图的推衍需要他们自己去领悟,殷明能传下的,只是这八卦图的总的推衍方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