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旗山战史-《穿越时空之心理系花》


    第(2/3)页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元泰朝廷竟然对此未置一词,仿佛没有发生一样----吃亏的又不是元泰百姓,还解决了军饷问题。

    本来想着吃饱一顿饭再去请罪领死的将军丁辰胆子便大了起来。朝廷默许的事情,有一有二,就敢再三再四。人性的底线一再被拉低,元泰士兵人性中的恶慢慢暴露出来。当粮食搜刮完毕,就开始抢钱抢物;值钱的物件抢光了,就开始欺负人。大宁边境百姓苦不堪言,不得不背井离乡。一时间饿殍遍野,怨声载道。

    大宁虽然一开始被元泰打了个措手不及,好在后续反应还算快。朝廷立刻调集了十万大军开赴旗山县。元泰刚刚经历雪灾,国库空虚,根本经不起一场大仗。元泰丞相带着全国勉强凑起来的五万兵马,亲赴前线,将丁辰帅印夺去,摘掉他头盔上的红缨,扒去他的铠甲,五花大绑送到大宁阵前,低声下气请罪求和。

    消息传回大宁国内,形成了两派意见,一派认为兵力二比一,大宁占优,应该借此战机,一鼓作气,灭掉元泰,统一北方。

    一派认为哀兵必胜,不要小看元泰的这五万人,没有被饿死的,那都是厉害的人,敢拼命的人。大宁要再加十万人马才有胜算;还不如见好就收,割元泰一块地,慢慢的蚕食,雪灾过几年又会有的。

    廷议时,蚕食派占了上风。

    最后元泰将丁辰斩首,又割让了五座县城给大宁。大宁也顺势在旗山县的山谷修筑了旗山关,抵御元泰南下。

    历史证明,大宁自此失去了最好的战胜元泰的机会。

    从此之后,元泰上下开始想尽各种办法,要保证能够在再次遭遇雪灾时活下来。比如在夏秋季节尽可能多的储备粮草,比如为牲畜修建挡雪墙和半地下的保暖圈舍。有了富余的马牛羊,元泰不再拿去与大宁做丝绸交易,也不要黎国的珍珠,而是与当时的冀国换铁器。

    十五年之后,再次壮大起来的元泰骑兵,身披铁甲,手持利刃,一天之内攻克了旗山关,收回了五座城池,当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元泰将五县中离旗山关最近的一个县改名为丁辰县,还在旗山上为丁辰立了一座衣冠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