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天启(纯属个人观点)-《大明从打游击开始》


    第(3/3)页

    随后不到几个月,也就是六年十月,魏忠贤就进爵上公,侄子魏良卿进宁国公,予诰券,就是世袭罔替。

    魏忠贤的权利地位就此达到顶峰,也快树敌天下了。

    我猜测,如果不出意外,天启很快就会对魏忠贤动手,但意外发生了。

    五年五月十八日,天启与客氏、魏忠贤到西苑乘小船作乐,一阵妖风刮来,船翻落水,天启的肺部就此落下病根。

    这次落水可能还有个更严重的后果,伤到了生育能力。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天启最后一个儿子是六年五月初六死的,死时半岁,也就是五年初的时候怀上的,之前还有四个子女。

    四年多点的时间就有五个子嗣,而之后两年多的时间,却再无一个后妃有所出,我不得不怀疑是不是生育能力出了问题。

    而且三子死后,天启很快就头生白发,不久就下了罪己诏。而前面几个死去,都没有这样的记载。

    当然,这里说的是肺部的问题,这个病根让天启在踌躇满志,除掉魏忠贤,彻底走到台前,掌控朝纲的时候,给了他沉重一击,他的生命就快走到尽头了。

    七年七月,帝不豫,短短三个字,就为这位我眼中即将大展宏图的帝王,定下了结局。

    有记载称,天启病重的时候,魏忠贤还带着几个怀孕的女子进宫,想要冒充天启的血脉,还去征求天启的意见。

    我不知道天启是出于什么想法,还让他去征求张皇后的意见,不过我估计是在看傻子和死人吧,就当耍一下猴戏,在临死前再耍耍这个被他耍了几年的权阉。

    临死前,天启还再次耍了魏忠贤一次,召见阁部、科道诸臣于乾清宫,谕以魏忠贤、王体乾忠贞可计大事。封忠贤侄良栋为东安侯。

    魏忠贤头顶的屠刀早已被天启磨好,不管谁当皇帝,都必然会落下,绝无第二种可能。估计再给魏忠贤的族人封个侯,也是让他临死前高兴高兴的意思。

    当时魏忠贤已经达到了权利的巅峰,进无可进,亲戚的恩荣也世袭国公,进无可进,满朝具是阉党,更别说这个世袭国公还得罪了京中实力最强的一群人,掌握着京营的世袭勋贵。

    这种情况,只要新任皇帝不是傻子,就会明白魏忠贤必除,也必能除掉。崇祯很明显不是傻子,还相当聪明,理解了他哥的意思,拿着魏忠贤可记大事这句话,把魏忠贤忽悠得团团转。

    自此,一代帝王还没有展现他的雄才大略,就带着昏君的名头,沉入了历史长河。

    如果这位帝王不早逝,魏忠贤必会被他亲手除掉,因为杀魏忠贤的刀,是他亲手打造出来,悬挂在魏忠贤的头顶。

    如果这位帝王不早逝,他必会彻底掌控朝堂,因为骨头最硬的那群人,已经被他用魏忠贤这把刀杀绝了。

    如果这位帝王不早逝,那满清绝不可能坐大,因为他最信任的老师是孙承宗,是一个满清自己都认为如果此人还在辽东,那满清绝不可能入关的人。

    然而,历史没有如果,这位一生都躲在幕后的帝王,再也没有走到前台的机会了。

    -----------------------------------------------------------------------------------

    天启是我最喜欢的一位皇帝,虽然他的真面目已经掩盖在了历史中,只剩下了木匠和昏君的骂名。

    但我读着那些天启年间的记载,心中勾勒出的形象,却是一代能君。

    他冷漠薄情,聪明绝顶,演技极好,有着明确的目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对敌人赶尽杀绝。

    当然这只是个人的一点浅见,大家当个笑话看就行了。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