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众多家长对视了一眼,“来。” 因此第二天,又是一队长长的蜿蜒的队伍朝着峥路书院出发。 书院里什么都准备好了,除了服装已经量了尺寸需要等待之外,房舍里的衣柜床褥被子脸盆全部都是统一的。 就连启蒙者的笔墨纸砚都一样,当然,要是家里条件许可,你想自己带也可以,不过该发的还是会发的。 峥路书院第一次开学招生, 收入学生共三百余人。 这当中有一多半是原本就在附近学堂读书, 被峥路书院并入过来的。 三百余人放在现代并不多, 可放在大宿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数字了。 这年头读书人本就稀少,更何况书院只是在东安府刚成立,能招到这么多人,已经是孟允峥和两位先生以及皇帝那块牌匾的名气了。 三百余人,这才是开始,后面慢慢会多起来的。 峥路书院开始有了人气,同样人气旺盛的还有山下的村庄。 租房的果然有不少人,不仅是租来陪孩子读书的,也有租下做生意开铺子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