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些代表着经脉的光线,则变成了一条条连接星辰的航道。 一幅浩瀚的星图,在我面前徐徐展开。 “这是……”我失声低语,心脏剧烈地跳动起来。 这幅星图的风格,既不同于《太一元神遨游经》上那般写意与抽象,也不同于秦陵地宫穹顶那般威严与磅礴。 它充满了冷静的、精确的、近乎于数学般的理性之美。 每一个星座的位置,每一条航道的曲率,都被标注得清清楚楚,仿佛一份最精密的宇宙航行图。 我的神魂中,另外两幅星图自动浮现出来。 《太一经》的星图,是“道”的指引,它描绘的是法则与概念的路径。 秦陵的星图,是“势”的展示,它标定的是宏观的宇宙坐标与能量场域。 而此刻,扁鹊留下的这第三份星图,则是“术”的详解,它提供了精确到每一个节点的、可供执行的具体航线。 三者,缺一不可! 我意念一动,元神之力牵引着三幅星图在我的意识空间中缓缓靠近,然后——完美地重叠、拼接、互补! 《太一经》的抽象线条,成为了连接秦陵宏大星域的骨架; 秦陵的星域,则为扁鹊的精确航道提供了参照的背景; 而扁鹊的航道,最终将那条通往“道”的路径,具象化为一条可以被我们理解和穿越的“路”。 嗡—— 三图合一的刹那,整幅完整的星图猛地一震,所有的星辰与航道都亮到了极致。 它们最终汇聚成一道无比璀璨的光束,跨越无尽的虚空,精准地指向了一个点。 一个我无比熟悉的点。 那里,是地球。 更准确地说,是北非大陆,尼罗河畔,吉萨高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