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洪水来袭-《我的祖母武则天》
            
            
            
                
    第(3/3)页
    一晃就是这么多年。
    魏元忠听着王五的话,脸上虽然怒呵呵的骂着,还是将手里的酒杯放在桌子上。
    “在家内人管,遇到孩子孩子管,来到你这,还被一个门人管。哎!”
    他抱怨的说道。
    狄仁杰听着他抱怨的话,呵呵的笑了笑,看了看外面的天气,不自觉的叹了口气。
    “看这天气,这场雨小不了,今年的雨水可是比往年大很多啊!”
    狄仁杰说完话,将手里的酒杯放在桌子上,走到窗边,看着魏元忠问道:“不知山西娘子关的堤坝修筑的如何了?”
    “还没消息,按照时日算的话,应该完期半月有余!可并没有收到奏报。”
    “可不敢出什么岔子!”狄仁杰长叹一声。
    果然雨水持续整整一夜。
    就算是天亮的时候也没有一点要小的样子。
    李重润从房间内走出来的时候,管家撑着竹伞走了上来,半个身子已经浇的湿透。
    “王爷,今日雨太大了,咱们得早走一些。”管家与李重润之间的距离并不远,但是说话的声音却非常大。
    扯着嗓子与李重润喊着。
    虽然管家嘶喊的声音不小,但是李重润听的并不算真切。
    雨水敲打屋檐的声音太大,确实影响听力。
    不过李重润大概知道管家所言。
    早早准备参加朝会。
    武周朝对于朝会的要求还是非常严格的,尤其是在迟到这件事情上。
    这么多年来,武则天机会没有迟到过,上次迟到还是第一次。
    若是有文武大臣迟到的话,武则天的惩罚还是非常严厉的。
    甚至有发配偏远山区的先例。
    李重润到达皇宫外围的时候,刚好遇到狄仁杰与魏元忠同乘而来。
    三个人走到一起的时候,看见三个人刚刚走到皇宫门口之时。
    狄仁杰看到户部尚书沉博文慌慌张张的跑了回来。
    还没见到狄仁杰的时候,沉博文便朝着狄仁杰的位置跑了上来。
    “狄大人,魏大人,等等……等等啊!”
    魏元忠看着如此慌神的沉博文打问道:“沉大人何事如此惊慌?”
    “魏大人,狄大人有所不知啊,山西已经连日大雨,如今已经成灾,我急需向陛下禀告,还请陛下定夺赈灾事宜。”
    山西大雨?
    在李重润有些诧异之时,狄仁杰与魏元忠互相张望一眼,都皱起眉头。
    “难道娘子关的大坝没有建成?”狄仁杰说话的语气有些愤怒。
    外面虽然下着雨,雨水的声音虽然不小。
    但是狄仁杰的话语却让在场的每个人都听的清清楚楚。
    沉博文听着狄仁杰的质问,无奈的摇了摇头。
    看着他的举动,在场的所有人心里都已经知道答桉。
    “哼,工部是如何监制的?”狄仁杰看着沉博文怒声问道。
    沉博文当然不敢在这件事情上多做评论,他不是工部人员,对于这件事情而言,狄仁杰不管这么说都没有事,因为狄仁杰的官爵和身份在那。
    但是沉博文可不敢多做评价。
    见他不敢说话,李重润看着狄仁杰和魏元忠劝慰的说道:“三位大人,如此雨水太大,咱们还是先先进大殿里说吧。”
    李重润刚刚说完话,眼看着三个人已经浇的湿透。
    狄仁杰更是,整个身上的衣服都在滴水。
    愤怒的他根本没有在意这些事情。
    甩了甩衣服,朝着大殿内走了上去。
    在历史上各个时期都有或大或小的灾难,洪水算是最常见的一种。
    明朝事情还存在这小冰河时期,天气寒冷,食物短缺,五谷不收,百姓连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若说明朝的灭亡是党争和管理阶级不作为引起的,确实没错。
    但是这中间还有很多因素,连年灾难,也是根本原因。
    此刻山西洪水成灾,李重润有些诧异。
    洪水多发地不是山西、东北等地,多数在南方地区洪水出现的比较多。
    而且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此次洪水的事发地是山西!
    “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
    “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
    李氏起家的地方正是山西,当初李渊正是从太原走出去的,无论是文成公主还是李渊李世民,甚至整个李唐而言,山西在他们心中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武则天的老家也正是出自山西文水。
    朝天在娘子关催促建制的大坝已经提前建造很久。
    就是为了防止暑期洪水灾难。
    可如今哪里出了问题?
    手机站全新改版升级地址:,数据和书签与电脑站同步,无广告清新阅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