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李渊先是处死了窦建德,引发河北骚动;紧接着,李唐势力派出去接收河北地方的官员穷索匿于乡野的建德部将,最终引起建德旧将刘黑闼叛乱,河北全丧的严重后果。 而李靖却能迅速恢复民生,让各地快速安定下来,实在难能可贵。正因此,史称李靖才兼文武,可出将入相,绝非虚言。】 【李靖平定辅公祏、冯惠亮、陈正通等人后,整个南方全部被纳入李唐势力范围内。 李渊得到消息后,盛赞李靖之功远在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之上,也就是那句:“古之名将韩、白、卫、霍,岂能及也!” 若展开此刻的大唐的疆域地图,就可以发现:关中、陇西、华北、中原、山东的平定之功在李世民;而江淮、江南、江汉、岭南平定之功在李靖。 两人一南一北,完成了大唐的统一大业,达到了“远近悦服”,社会安定的效果。】 【唐朝统一华夏大地后,急需一个稳定的环境来恢复民生,发展农业经济。 然而,北方的突厥却趁着中原大地民生疲敝之时,屡屡南下侵扰唐境,成为唐朝的心腹大患。 武德九年,唐太宗李世民刚刚即位,颉利可汗便率二十万骑兵侵入关中,兵临渭水,兵锋直指长安,朝野上下震动! 在李靖的建议下,李世民设疑兵之计,空府库许以金帛财物与之结盟,颉利方才退兵,史称“渭水之盟“,这被雄心万丈的李世民视为奇耻大辱。】 【李世民之后励精图治,誓雪国耻,为了训练出精锐士兵,他亲自在东宫显德殿前教授诸卫士卒射箭,训练精锐。 贞观三年八月,突厥因为天灾人祸陷入困境,代州都督张公瑾上书陈突厥可取之状,唐太宗李世民同意了张公瑾的提议,下令出兵讨伐突厥。】 【一洗雪国耻的时机到了,而战功卓著,谋略过人的李靖自然成了主帅的不二人选。 唐太宗下令以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张公瑾副之,率领中路军主力;并州都督李世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丘行恭副之,为左路军;此外还有左武卫大将军柴绍、李道宗、卫孝杰、薛万彻等共六路大军众合十余万,皆受李靖节度,分道出击突厥!】 【次年四月,唐军抵达马邑。 李靖派出的探子得到情报,知突厥颉利可汗屯兵定襄,但士气低落,矛盾重重,李靖遂决定突袭定襄。 打仗打得就是情报,所以咱们可以看到,李靖每次出兵都是探哨先行,在得到足够的情报后,他就能迅速找到破敌之机,杀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李靖亲率三千精锐骑兵,旦夕之间便抵达了定襄以南的恶阳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