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慕僚对萧何说道:“相国,您离灭族不远了!” 萧何大惊问道:“此话何解?” 那幕僚替他解释道:“您位居相国位极人臣,地位已经升无可升。 而且,相国您一入关中就深得人心,至如今已经十多年了。百姓都拥戴您,而您还在做一些争取民心的工作,此乃大忌啊! 皇上之所以多次派人探视,其实就是怕您有什么动作,他在忌惮您了。 所以,您现在不应该再收拢民心,反而应该干些事情来搞臭自己。 如此,皇上在外面才能放心。”】 “确实,萧何越恪尽职守,他名望就越高,而刘邦就会越难以放心,毕竟这个时候的丞相,权力太大了!” “王莽篡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所以汉高祖的担忧确实不无道理。” “君臣之间已经产生裂缝,他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惜哉。” “或许萧何自己不会生出谋反之心,但架不住其他势力可能利用他.” 众人忽然对刘邦有些理解了,因为刘邦确实遭到过信任之人的背叛,最典型的就是曹无伤和雍齿二人。 萧何、曹参、曹无伤、雍齿等丰沛故人都是追随刘邦起兵的老人。 曹无伤和雍齿的叛变,早已在刘邦心中埋下了一根钉子。 【刘邦曾经被亲信背叛过,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嘛。 当年,刘邦刚起事时,曾把刘邦出生地丰邑作为大本营,并在亲自率兵外出打仗时把丰邑交给雍齿守卫,结果雍齿背叛了刘邦,把丰邑作为他雍齿的根据地。 面对雍齿的背叛,刘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方才摆平。多年以后,刘邦登基称帝后,依然对此心有余悸。 所以,刘邦给萧何制定相国尉,名义上的保护萧何,实际上是监视萧何,提防萧何成为第二个雍齿。】 【萧何的自污虽然起到了作用,但却并没有完全打消刘邦的疑心。 那一年,刘邦六十二岁,病情日重。 久经枪林矢雨的刘邦对生死还算看得开,不讳疾忌医,更不像秦始皇那样梦想长生不老。 但刘邦为什么要逮捕萧何,文献未详,我们推测,刘邦有意杀掉萧何。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