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当时孙权率领军队驻扎在柴桑,观望事态的发展。 诸葛亮到达柴桑后,便立即面见了孙权并为孙权分析局势。 面对强大的曹军,东吴君臣,或战或降,意见不一。 孙权本人也是下不定决心,反问诸葛亮刘备又为何不投降。 诸葛亮便趁机提高刘备身价,说刘备有气节,绝不投降,以向孙权显示刘备的决心。 孙权听后大怒,誓言不会向曹操投降,但却有所担心,又问刘备还有多少兵力战斗。 诸葛亮最后才开始分析两军的情况,先说出刘备麾下士兵和关羽水军有万人,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 又指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逼服从曹操,民心未附。 曹操若是强攻江东,结果必败。】 【孙权听后十分高兴,后又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终于决定联刘抗曹。 他派出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与曹操开战。 十一月,曹操大军在赤壁遭遇孙刘联军火攻,曹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而此时曹操军中又正好爆发瘟疫,于是曹操不得已引军北还。 曹操这一败,使得三分天下的格局初步形成。】 “咦?草船借箭,借东风呢?苏上神怎么不说?” “傻瓜,那都是假的,是罗贯中编的!” “我得为周瑜伸个冤.赤壁大战的功劳就这么平白被诸葛亮给分走了!” “诸葛亮虽然没有演义里那么神奇,但他的作用还是非常关键的” 【第三大功绩:占领荆南,兵定益州。 赤壁之战后,江东安定。 刘备趁曹操北归之机,听从诸葛亮之计,于建安十三年十二月平定荆南四郡。 刘备任命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住于临烝,督令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 有了荆南四郡作为立足地后,按照之前《隆中对》时诸葛亮的军事部署,他们这时候就应该要进攻益州了。】 【益州被称为天府之国,因为少经战火,物产丰富,人民安居乐业。但是益州之主刘璋谙弱,军民思得明主,于是这个时候刘璋手下开始不安分起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