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片场,路平安又一次仔细计算了当前已经拍完的所有场景和镜头还原度平均值。 最终得出一个数字:99%。 放下笔,路平安开始思索。 这个成绩对于有姜闻帮忙的片子来说可能不太够看。 但《饥饿站台》可以改动的空间本就很小。 《饥饿站台》不像《调音师》那样能改的地方很多。 比如把环境背景改成东南亚、演员台词换成更多的中文梗、人物成长也可以改得更细腻,场景广阔所以镜头选择也可以更有发挥空间。 《饥饿站台》一开始定下的就是和原版一样,用各色人种,放弃本土化。 这样一来全片就不会涉及到背后的政治、环境、人文地理等等,所有场景都只局限在“垂直自我管理中心(监狱)”内。 这样一来,操作空间直接减半。 最关键的是本片主题非常赤裸直白。 所以可以改编的空间就很小了。 之前姜闻最终只拿出了台词和结尾优化版就是证明。 姜闻,也改不动这剧本。 这不是说《饥饿站台》很牛,而是这部电影比《调音师》或者别的剧情片更不像电影,更像是一系列的明喻暗喻堆砌起来的实验片。 人物、台词、表演,在这种片子里不是最重要的,发挥地再好,对还原度的影响都不是很大。 最重要的是这片子的创意和结构。 所以片子到杀青戏前,几乎没有改动。 不过最终能不能超越,还得看最后几个镜头。 理论上,最后这几个镜头要是按照原版的拍,哪怕完全还原,最后也没法超越。 所以想要实现超越,也许希望真就得放在姜闻的那一版结局上了。 路平安觉得,这次实现超越应该是大概率的。 所以接下来,就是答案揭晓的时刻。 “各单位准备。” 随着路平安一声令下,一帮穿着厨师服的各色演员进入状态。 随后路平安喊了开始。 接着排练过好多次的大山开始表演。 他从布丁蛋糕上拿出一根头发,开始质问、比对一个个小厨师。 不久后,路平安喊了咔,然后再来一次。 一遍一遍又一遍。 一个多小时后,原版的结尾完成。 还原度100%。 系统跳出杀青成绩:99%。 预料之中。 休息了十五分钟,路平安开拍姜闻版结局。 这一次,布丁蛋糕换成了发糕。 食物是中是西不重要,重要的是食物换了,预示着这不是主角送上来的,而是主角之后的,有可能是前赴后继的后来者送上来的。 接着再开拍,这一次的大山显然熟练了很多。 同样的动作,同样的表演。 半小时后。 路平安这边得到了成绩。 杀青成绩:101%! 拍完,路平安暂时没喊杀青,姜闻这时问道:“怎么样,想好用那一版了吗?” “用你的!” 这还用说么。 都超越了,自然用他的了。 至于为什么换了个食物就会产生这么大的效果。 路平安倾向于接受姜闻的答案。 之前他说了:“两个原因,一个大,一个小,大的原因是,我想让故事更有延展性一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