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门为楣,当端庄如秀。” “房为梁,当沉稳如山。” 李云泽走在重新装饰过的宅院内,指指点点很是不满意“我们要开的是学堂书院,外面连个牌子都没有,谁知道这儿是做什么的。” “让你重修学堂,这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除了书案之外,别的东西统统扔掉。” “还有这院子里的树.” 庭院之中,李云泽看着那颗柿子树更是连连摇头“把树换了。” 憋了一肚子气的闻卯,当即反问“为何要换?” 李云泽转首看着他“因为我是山长,我说换就换。我不喜欢吃柿子,换成桃树与李树。” 闻卯疑惑不解“这是为何?” 李云泽慢悠悠的说道“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 这话的意思是说,春天种下桃树和李树,夏天可以在树下遮阳休息,秋天能吃到果实。 若是春天种的是蒺藜,非但没有树叶可以乘凉,更没有果实可以吃,而且还有可能被刺伤。 所以培养人才,首先要观察学子的人品,选择品德高尚的人来培养。 闻卯闻言,一脸的不可思议。 他一直瞧不起孔老二,觉得此人除了人高马大外加有钱之外,没什么特长,就这居然还想搞教育? 可此时听到这番说辞,得闻李云泽挑选学生,首重人品道德,这让他大为惊异。 ‘还是有几分本事的。’ “桃树倒是有。”闻卯当即提出了现实的问题“可鲁国这儿并无李树。” “这个我知道。” 李云泽摆摆手“秦国与楚国南方有李树,你去城中寻去往秦楚之地的商队,请他们帮忙带树苗回来。” 带整棵树回来是不可能的,这个时代的交通运输条件下,还没离开秦楚之地呢,树就死定了。 想要移植,只能是带树苗。 至于说种子什么的,只能说技术不到位。 闻卯没去寻商队,而是皱眉表示“商贾怎么可能千里迢迢的给你带树苗回来?” “你是不是傻?” 李云泽目光古怪,宛如在看沙雕“当然是给钱了,不给钱谁给你带东西?” 言语上从未讨过便宜的闻卯,黑着脸问道“给多少?” “三十金。” “这么多?!” “你真是个傻子,不给够了好处,人家商贾凭什么帮你?” “对了。”李云泽喊住了准备出门的闻卯“选一家信誉最好的商队,先给十金做定金,告诉他们带回来的树苗活下来再付尾款。” 为了避免闻卯再喋喋不休的询问,李云泽跟着解释道“给定金是让商队觉得有利可图,留下大头尾款不是为了赖账,而是为了让他们尽心尽力的照料,将活着的树苗带回来。” 闻卯不想再说话,低着头直接走了出去。 李云泽没有多管,转身入了正堂,开始忙碌正事。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既然打算开设学堂教授学生,那教学设施自然是不能少。 能让校长们赚大钱的塑胶跑道,以及校长小舅子们才有资格开的小卖部自然不需要。 他需要的是最基础的笔墨纸砚。 别的都好说,但是这个纸.这个时代的主流是竹简,因为便宜产量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