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苏小小一边说着:“一日偶遇一位老伯,他同我说起去年八月,他打算用茅草修葺屋子,茅草被秋风卷飞,又被村童抢走,屋子没修成。后来下起雨来,屋外大雨,屋内小雨,被褥湿冷,彻夜难眠。” 一边写下——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围观的看客先是注意到了苏小小的字。 “这字体倒是第一次见,挺瘦爽利,锋芒毕露,挺好看的。” 然后,看客们注意到了词作的内容。 “这诗也不错,生动诙谐,把年迈穷困潦倒写得很形象。” “自经丧乱少睡眠,这是说簋山关大败?倒是忧国忧民。” 但也只是如此罢了。 喽啰们又笑起来:“她倒是不写鸡鸭成群,粪土成堆,却写孩子踢坏了被子,可笑,太可笑了。” 钱良扶额,忍俊不禁。 邱灵均勾着谭积玉的肩膀,在耳边不知道低语了什么,两人也笑起来。 雨早就停了,太阳从云层中冒了出来,阳光洒下。 有赶路的人路过当街斗诗的现场。 有的加入了围观的看客,也有的目不斜视离开,继续向前走去。 苏小小站在人群的中央,目光所集之处。 她的面前,镇纸推开的宣纸上,写着众人议论的诗作。 她的对面,另一张几案的后面,站着勾肩搭背表情戏谑的锦衣公子们。 她脚边的地上,坐着表情挫败又疑惑不解的赵宝山。 她的斜后方,是背着一个书箱还抱着一个书箱的满是信心的陈明鑫。 四周,是神色各异却大都将目光落在苏小小身上的看客。 更外围,忙忙碌碌的路人各有各的事情,便连多的目光都懒得给苏小小了。 苏小小单手执笔,脊背挺直,在纸上写下——安得广厦千万间。 苏小小早就发现了面前的纸并非是寻常的宣纸。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