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胶柱鼓瑟-《真假千金互扯头花?我选抄诗成圣》


    第(2/3)页

    电光石火的刹那,陶玉磬已经明白了钟周未尽的话中许多言下之意。

    难怪杜家的人来得如此之快。

    竟然是从国公府内传出的消息。

    国公府与夏县苏家抱错女婴之事闹得沸沸扬扬。

    国公府在此刻给杜家递消息,说苏小小杀了人,杜家难免臆测国公府想借他们的手斩草除根。

    两家女婴抱错的事情扑朔迷离,外人并不知晓内情。

    只要将苏小小钉死在草菅人命的耻辱柱上,自然全是苏家居心不良。

    届时案子判下来,无论苏小小是秋后问斩还是充军发配,都是天理昭彰,报应不爽。

    杜家跑得如此快,是给国公府献殷勤来的。

    便连面前的钟周和白仁济也不免作此想法,不然不会在交底前数度面面相觑。

    若非钟周机缘巧合地跟苏小小拴在了一条绳上。

    若非苏小小写出镇国诗反杀逆种文人,引得万众甚至妖蛮瞩目。

    若非自己恰好赶到大余府,与苏小小相见,又对苏小小表现出了关怀备至。

    这三点差上哪一点,只怕苏小小都难逃牢狱之灾,甚至杀身之祸。

    以国公府名义给杜家传讯的人显然想置苏小小于死地。

    陶玉磬心中大怒,面上却不显。

    揽月公子容貌出尘,笑起来更是温润得很:“苏小小自小生活在国公府里,想必两位大人有所耳闻。”

    钟周和白仁济点头。

    “府中兄弟姊妹众多,各个性情不同。外人都道我大哥克己复礼,殊不知我这个四妹更青出于蓝。她原有一方宝砚,是以心头血养成,她决定养砚之时年纪尚小,刚刚记事。我大哥不同意,她却执意要养,我大哥气狠了,又奈何她不得,憋了半天,憋出一句胶柱鼓瑟。”

    胶柱鼓瑟,语出司马迁《史记》,意为用胶把柱黏住弹瑟,比喻拘泥固执而不知变通。

    钟周和白仁济面面相觑。

    现在是什么适合追忆往昔的时候吗?

    陶玉磬话锋一转:“约莫是一月前,得知与国公府抱错,苏小小执意离开盛京,走之前还砸碎养了十几年的宝砚。我大哥说起这个,又气得狠了,一直说她小小年纪,胶柱鼓瑟。”

    钟周和白仁济没有说话,眼中却闪过讶色。

    国公府子女众多,年岁差距也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