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二章-《农门女商,养个皇子当首富》


    第(1/3)页

    严文通是被调任来的沧州,官衔乃沧州副使,专门辅佐沧州知府管理地方事务,既是副手,也是朝中监视。

    反正沧州知府是这般想的。

    原因无他,已知郎家与高家是为世交,郎康德去年冬末又去了盛京投奔高家儿郎,而严文通又得郎康德亲荐。

    这说明甚?说明严文通背后与高家那儿郎有关系呀。

    那高家儿郎沧州知府是知晓的,听闻在盛京中发迹了,如今还官至中央,日日需得进宫面圣,与他们这些不入流的地方官不可相提并论。

    但沧州实在是个偏远的边陲之地,除了高家与郎家,也只有他们沧州知府还算拿得出手,对千里之遥的盛京只是一知半解,就是高家长子高义攀上了盛京权贵一事,也是高家家主吹嘘时所言。

    虽说对方有夸大的成分在,但沧州知府却深以为然,那高义他是知晓的,天资确实出众,但家世不显,又出身沧州这种小地方,若无贵人相助,怎么可能刚从国子监毕业就被委以重任?

    满打满算,像他那样的升官速度,也是天下罕见。

    虽说对盛京的事情一知半解,但正所谓官官相护,据不可靠的同乡所言,那高义攀上的不是旁人,正是如今权倾朝野的七皇子谢长安。

    一听这消息,沧州知府立马坐不住了,对那严文通也是好酒好肉的款待着,生怕怠慢了。

    严文通处之自若,既没有因先前的为难不满,也没有因现在的转变而惊喜,这样淡然的态度,叫知府心中直打鼓。

    沧州与关外紧捱着,一直发展平平,作为关外的军粮重要提供点之一,每年税收所得尽数上缴养军队了,哪里还有银钱留着经营沧州?

    长此以往,沧州越发落魄,作为一州之长,他心中也是有抱负的。

    今日找上严文通,除了日常唠嗑之外,也有要事要谈。

    “今夜月色不错。”知府大人开了个头。

    沧州的位置,合算下来地处中国西北,多的是干戈沙漠,空气中总是带着沙土的气息,就连夜晚也不例外,每逢春季万物复苏,但沧州不同,沧州的春意来得总是格外迟些。

    今夜弯弯的月亮当空照,居然是难得的清朗,银白色的月光照应在沙土上,如梦如画,好不真切。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