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农门女商,养个皇子当首富》


    第(1/3)页

    叶霓不解其意,言说这些她都瞧在眼里,却不明白郭二如何得出这个结论。

    “三娘莫急,且听我一一道来。”郭二有心与她细细说道,奈何才疏学浅词不达意,因此更是斟酌了一番用词,才道:

    “这般说罢,仓河村如今的模样,倒像是一个小小的汴州哩。”

    他这样一说,叶霓就懂了。

    论消费能力,仓河村自然是远远比不上石头城的,可是不管是石头城还是赵家村,他们都没有仓河村这样较为成熟的生产关系,不能实现稳定的产出,百姓的富裕与否还是与脚下的土地息息相关。

    可仓河村就不同了,二娘的两个厂房,放眼方圆百里,也只有汴州的商贾才有相似的厂房规模,除了厂房,叶家的客栈也提供了独具特色的吃食,还有叶霓的香皂、村人们的豆腐豆干,田家的香醋也能算一个。

    以上还都是稳定持久的经济方面,也正因此可以持续地吸引周遭的人来此做工定居,形成良性循环。

    就算抛开这些不谈,仓河村其实也很有些文娱特色在里面,论八卦,叶霓一人独占鳌头,论人文,季波也很能拿得出手。

    多重因素叠加之下,仓河村也算是首屈一指的村子了。

    郭二见她恍然大悟,道:“依我之见,你完全可以大展身手,这小小的村落可容纳不下你这条大鱼。”

    “可不是么?马上我这条鱼就要被人叉去盛京哩。”叶霓自嘲道。

    这话郭二不敢接,他虽然消息闭塞,可跟在王二郎身后栽种那些日子,也没少听人讲述她被圣上任免的丰功伟绩。

    “那曹大人缘何过来?可是为了我么?”他生硬地转移话题。

    “不知。”叶霓拍了拍手,方才她与人唠嗑,闲暇之余还剥了会儿黄豆。

    郭二在一旁不吱声,也不知在想什么,若他是正经人家的儿郎,自然知晓这般盯着一个女娘看很不妥,可他这样的混不吝倒是无所顾忌。

    突然,他冷不丁地来了一句,“叶家三娘,你是个有能耐的,我郭二敬佩你。”

    “哦,我知了。”

    “你是个好人,有些事我不愿瞒着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