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生意经-《农门女商,养个皇子当首富》


    第(2/3)页

    不得不说,与苏家这样的大商贾详谈,叶霓学到不少,毕竟苏家并非靠行商发家,比起阿布那样的商贾,他们的发家之路更加扎实,眼光也更为长远。

    这是阿布这类行商比不了的。

    叶霓道:“我知晓了,多谢家主的告诫。”

    苏家家主点头,毕竟对方是自家儿郎喜爱的女娘,且对方如今的成就,别说在同龄人中,只怕放眼整个汴州城,比叶霓出挑的也无有。

    而且石头城的黎东氏为何去年政绩卓越?只怕一大半都要归功于眼前的女娘,可笑对方还自持身份,拉不下脸来交好,来年若是叶霓与自家儿子说亲成功,到时候对方连哭都没地哭去。

    叶霓感谢对方的好意,但并不知晓对方心里的小九九。

    她与对方告别后,顾不得许多,也开始考虑起要如何消耗掉恁多肉食,眼看着汴州城的市场能打开,那地方是个交通要塞,能辐射的地区自然比他们小小的仓河村要大。

    可今年的肉食能消耗干净,来年呢?

    香皂与胰皂的市场远广阔,日后肯定还要再次扩张,可若是想扩张,就需要更多的油脂,与油脂深度捆绑的就是肉食。

    届时对应的肉食该如何消耗?

    这是叶霓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其实言说起来,这些肉食也是好消耗的,法子也无非两种,第一种就是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让人人都舍得吃肉,第二种,就是将肉食腌制一番,更容易储存,储存的时间长了,慢慢卖着也总有人愿意收。

    可叶霓想要的不是这个,就像苏家家主说得那样,确实,不管是汴州城还是石头城,能消耗的人口是有限的,但汴州不同在于,它算是个交通要塞。

    常驻人口不多,但人口流通大呀!

    若是她还能将肉食加工一番,成为人人爱吃人人愿意吃的物什呢?

    既然她都做出豆腐这类畅销的东西了,为何不能再做出一个可口的肉食?

    肉食需得美味,符合大部分人的口味需求,又得能存储较长的时间,叶霓第一个想到的就是灌香肠。

    其实中国历史上早就有灌香肠的传统习俗,只是大部分分布在南边,而庸朝的背景是以北为尊,外加南方多瘴气,别说官差大臣,就是商贾也不愿意往那儿跑。

    由此可见南北间的交流还是少的可怜。

    敲定主意后,叶霓就着手开始做灌香肠,肠衣选用的是猪小肠的,这个她直接问大娘要,毕竟大娘日日做卤菜,她手里的猪下水也是只多不少。

    “可还要别的?”大娘捞出好些给她,又问要不要自己帮着洗洗。

    “再要些酒。”做卤菜要的香料多,有时大娘也会用黄酒去去腥气,因此她这儿常常放着好些。

    只是这一带的人喝酒风气不重,客栈里的酒水大半卖给了脚夫行商。

    大娘道:“家里的酒水要用完哩,你下次再去汴州,记得买些回来。”

    “我知。”

    客栈卖的酒水大半都是从村人手里收来的,自家酿的酒,没恁多讲究,口感也层次不齐,就算大娘不提,叶霓也有意从汴州正经的酒厂里买些回来。

    家里的肉食多,下水也多,叶霓将猪小肠先在面粉里滚一遭,再加些黄酒去去腥气,这时候酿造的酒度数不高,拿来杀杀毒都勉强,只能聊胜于无了。

    等浣洗好后,她又在酒水里走了一遭,猪小肠不能太干,太干灌香肠肠衣容易破裂,但也不能叫肠衣里有水分,不然灌出来的香肠容易变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