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如何劁猪-《农门女商,养个皇子当首富》


    第(2/3)页

    眼下光是她张罗来的女娘,就有十余人,个个都是老实本分的,半点不比叶霓招收的帮工差。

    白日里女娘们在院子里挑拣鸭绒鹅绒,等挑好了,下面才是重头戏。

    要在热水里加些醋,将绒毛淘洗两次,这是为了去除绒毛里的皮屑和油脂,为能起到防止腐烂的作用。

    整个过程动作都要轻柔小心,因此心细的女娘来做再适合不过。

    等洗净了,还要拿出晾晒,上面罩着一个竹笼子,一刻就要去翻开整理一番,免得绒毛打结粘黏,晒干后也要小心地放入麻布袋里,挂在通风干燥的地方,三日后才能放在屋里,但这还没有完,若是屋里潮湿,天气好了还要拿出去挂晒。

    这一遭下来,虽都是轻松的活计,但一举一动皆要小心谨慎,还要时时记得翻看整理,因此也很是累人。

    马上要到年关,客栈活计和二娘那儿都不得闲,因此除了原先承诺的那些,叶霓还额外给每个帮工月钱,个个都欢喜,做起活儿来自然也更上心。

    “马上要年关了,大郎还不归家么?”

    刘大郎劈柴禾的手不停,只道:“我家中无人,索性来三娘这儿帮衬着。”

    遭灾后家里只有他一人,一归家他就忍不住想念弟弟和耶娘,自然不愿在家里待着。

    客栈人来人往的热闹,人一忙起来,脑子就不会胡想,因此刘大郎更愿意在客栈做工。

    对这些叶霓了解个七七八八,谁家发生这种事都不会好过。

    她道:“如此正好,不若你做我家掌柜的罢。”

    “做掌柜?”刘大郎傻了,在他看来,能做掌柜的都是有大本事的,他从未想过自己还能做这活计。

    叶霓却很看好他,对方在自己家里帮工了两个多月,品行也是一等一的出挑,本就是热情开朗的性子,谁来了都能招呼上,为人也老实厚道,她要找的就是这样的。

    本来这客栈,她是想交给二娘打理,但眼下二娘已经开辟出自己的新天地,叶霓也很为她高兴,肯定不会叫人再来做这掌柜。

    言说起来,这掌柜的还得是个汉子更方便,比较这时候在外面奔波的大多数都是汉子,二娘虽也是个能说会道的,但到底拘谨了些。

    “我能行么?掌柜要做甚?”

    “像你日常做的即可,多关注客官的需求,若是哪个伙计没赶上,你也上前帮衬着。”

    与后世影视作品里的角色不同,这掌柜的说白了就是甚都干,话虽如此,刘大郎还是很高兴。

    “一月十五文钱,包吃包住,澡堂也免费洗。”

    刘大郎说不出话来,恁高大的汉子,此时红了眼眶,他本以为今年要一个人过年关,没想到还能有这样的机缘。

    “你可愿意?”

    “自然!”

    虽说做豆腐挑去城里买,勤快些也能挣得比客栈多,但终归叫人感官不同,做豆腐也不是轻松活计,寅时就要起,费力做出一锅后,还要顶着风雪走恁远的路,饿了只能嚼饼子,渴了吃些积雪,省吃俭用的,一月也能挣来十几文钱。

    但在叶霓客栈做工则不同,离家近不提,每日还管一顿饭,时常带着荤腥,屋里也烧着炭火,暖融融的半点不冷,归家前还能捎带几个杂粮饼子,若是客栈今日活计少,天没黑就能回去。

    一来二去的,大家心里也生出了计较,自然更愿意在客栈做工。

    因此刘大郎得了这个活计,旁人都十分艳羡,那可是客栈里的掌柜啊,还是叶家客栈的掌柜。

    冬日里穿着干净的麻布衣裳,在门前与来来往往的客官招呼着,多体面。

    除开这些变故,叶霓也赶在年关前给自己买了一头驴子和一头骡子,驴子用来拉水运货,骡子则是自家日常出行。

    买办完这些,她总算能稍稍喘口气。

    平日里除了照例地做卤菜、豆干,再就是琢磨怎么劁猪,这活计还是冬日做比较好,比较冬天里动物的疫病也少,就是下手重了,也不至于发炎什么的。

    但怎么劁猪呢?

    她一时泛起了难。

    “阿姊,这题怎么解?”四娘苦大仇深地拿着竹册子问她,因为发现算学可以帮自己更好地数钱后,她对算学的热情那是一路高涨。

    如今已经学到了九九乘法表,完成学前班到小学三年级的惊人跨越。

    叶霓接过册子,不甚熟练地用毛笔替她解了题。

    毛笔还是太软了,实在不好用,她正这般吐槽着,正巧李大娘在打扫剩下的鹅毛,其中一根又粗又长,十分显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