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羽绒服-《农门女商,养个皇子当首富》
第(2/3)页
叶霓道:“过几天关外有商贾要来,你届时来打听打听消息罢。”
这年头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人生地不熟的,不一定就折进去了,伸手能帮一把的,叶霓还是愿意的。
可别小看了这轻飘飘的一个消息,消息壁垒在任何时代都是要命的,很多时候的功败垂成,都在于一些不起眼的消息上。
王二郎早年做脚夫维持生计,自然知晓这里面的可贵,于是感动道:“多谢三娘,三娘大恩,没齿难忘!”
这精壮的汉子出去时眼眶都是红的。
谢长安耳力非凡,自然听得一清二楚,他眸底闪烁,“若是人人都能像三娘一般,我大庸一统天下,指日可待。”
叶霓摇头,“打仗就算了,一打仗,受苦的都是百姓。”
“国力富强免不了南征北伐,若不开疆扩土,百姓如何有更多的良田?若无更多良田,如何养活天下人?”
“良田也是开垦出来的,且战争损耗极大,谢郎君只知晓赢了有良田江山,可若是输了呢?多少将士战死沙场,多少妇人痛失爱子?
她继续道:“劳民伤财,舍本逐末!”
谢长安被震慑在原地再也吐不出半个字,这些话完全颠覆了他过往的认知,他有心反驳,却不知如何开口。
他道:“那依三娘所言,应当如何?”
“民富则国强,要想养活天下人,何必绕路远行?不如直接开垦荒土,普及推广水利灌溉,授民以养殖良方。”
谢长安反驳:“若良方易得,如何还要开疆扩土。”
但话一出口他就自觉失言,良方难得,难道打仗就更容易了么?
眼瞧着效果达到了,叶霓便道:“谢郎君不必当真,我不过一介农户女娘,为国为民者当计长远,所谓纵横捭阖,睥睨千里,不外如是。”
这就是统治者要考虑的问题了,她只希望这个男主做上皇帝后,不要像原文那样多年征战,读者视角自然爽了,但身在其中的百姓则不然。
叶霓只希望保得一家人的周全,平稳度过一生便是最大的幸福。
谢长安深深地看着她,最后作揖道:“今日三娘所言,谢某虽并不完全认同,但也受益匪浅,受教了。”
“谢郎君言重。”
为什么叶霓要这般告知?与谢长安这段时日的相处中,她也发觉对方不似原文一般,沉溺于男女之情而轻易置百姓于战乱动荡之中,若真是如此,她恐怕也早早的收拾收拾带着家人躲避战乱去了。
话虽如此,她也不敢将一家人的性命赌在男主的改变上,所以她还是要在仓河村站稳脚跟,成为旁人想动都要掂量掂量的存在。
想到这里,叶霓掩去眼底的异色道:“郎君若是盘缠不够,尽可告与我。”
她想法很简单,谢长安毕竟是原文男主,对方一回盛京,就会摇身一变成为那高不可攀的皇子,此时多伸出援手打好关系肯定有好处,不求对方来日涌泉相报,但求对方念及这些恩情可以手下留情。
退一万步来讲,就算原文女主的各路舔狗们因此为难她,她在这件事上也是占据了道德至高点的,只要那些人还是沽名钓誉之辈,就无法在明面上做什么。
当然,这是叶霓单方面的想法罢了。
谢长安感官则很不同,离别在即,他只能挥一挥衣袖,含糊不清道:“三娘深情,长安无以为报……等我回来,我一定给你一个答复。”
深情?答复?
什么深情?什么答复?
叶霓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完全不知自己前面帮谢长安关注胡商的动向,被谢长安误会成自己对他余情未了了。
其实这事谁也怪不得,主要这时候的人表情达意实在委婉,叶霓又多次帮衬着他,外加早期女舔狗的形象深入人心,所以谢长安这么想也无可厚非。
没等她反应过来,那谢长安就一脸‘我都懂’的表情离开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