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随着大明正式立国,在跻身朝臣之首后,其为人心胸狭隘、外宽内忌、睚眦必报且任人唯亲的性格缺陷也是逐渐展露。 而其性格缺陷在引起不少文武不满的同时,也让老朱对其逐渐生起了厌恶之心。就连对其评价也从昔日的‘处事果断’变成了‘独断专行’,‘为君分忧’变成了‘目无皇帝’。 因此,借着洪武九年自己生病而李善长父子毫无表示的事情,老朱以大不敬的罪名削了他一千八百石的俸禄,算是敲打提醒。 只不过,向来以聪明著称的李善长却是并未意识到这点,仍是仗着以往的功劳我行我素,不知收敛。 而这一次,外宽内忌的李善长,其更是把针对打压的目标放到了钱宽个小小的空头驸马身上。 原来,之前答应代为跟功臣勋践打招呼的汤和找到李善长时,因为原本在正旦大朝会上就已经被迫表达的他,虽然心中不甘,倒也给了汤和这个面子,答应配合江宁县实施这官绅一体当差纳粮。 只不过,后来两人在闲谈中,因为其子李祺也是驸马的原因,汤和却是不禁意间说起了钱宽为小妾要诰命敕封的事,结果却是惹得李善长当面反悔已经答应的事情,将其外宽内忌、睚眦必报的性子展示了个淋漓尽致。 而这其中的真正原因不言而喻,自然是因为当初正旦大朝会上与钱宽在征倭之事上的争执。 不过好在钱宽怎么说也是个位在侯伯之间驸马,且深得老朱跟朱标这正副皇帝信重。再加上汤和的从中劝说,李善长最后倒也没把话说绝,于是就有了钱宽眼前这份请柬,以及汤和让人送来说明情况的致歉书信。 但无论如何,他这公私不分,拿事关百姓的新政之事给钱宽难堪的行为,无疑却是再一次加深了老朱对他的厌恶感,同时也在作死的道路上向前更进了一大步。 “算了,不过就是低个头服个软而已,何必跟一个注定必死之人计较……” 无语归无语,为了老丈杆子承诺的诰命敕封不被李善长坏事,收起汤和让人送来的书信后,豁达一笑后,钱宽随即也是拿起了桌上的烫金请柬。 …… ‘啧啧,还是文人呢,咋就不知道低调点呢?瞧瞧人汤和,同样是国公,哪像你这么高调炫耀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