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必征之国!-《大明:从教朱元璋做事开始!》


    第(2/3)页

    见一向敦厚宽仁的好大儿都对出兵倭奴国说出了可征、必征之语,原本还举棋不定的老朱,此刻心中却是瞬间有了决断。

    没办法,这就是朱标能成为自古以来最有权势皇太子的原因,老子对儿子没有任何条件的充分信任!

    “父皇,若说这洪薯土豆等高产作物事关我大明江山社稷之根基,那这倭地的金银之物,却是事关我大明江山社稷之繁荣稳定了!”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反过来其实也是一样。从自己老子表情中就已经知道其有了决定的朱标,随即便坦然阐述起了自己的看法来。

    “民以食为天,洪薯土豆这些东西事关我大明根基为父倒是清楚。只是这金银终究不过是些死物而已,若说事关我大明江山社稷的繁荣稳定,怕是有些夸张了吧?”

    虽说因为好大儿赞同出兵倭奴国心中已然有了决断,但对于好大儿这倭地金银能够影响到大明江山社繁荣稷稳定的说法,老朱却还是十分的不解。

    “父皇,金银之物虽说寒不能衣、饥不能食,但若是缺少了却是能直接影响到我大明百姓的衣食住行。就拿我大明通行宝钞来说,若是有足够的金银作为压库本金,根本就不用朝廷强行下旨,宝钞便可完全取代铜钱金银流通,更不会因此急速贬值……”

    对于自家老子的疑惑跟不解,小朱直接就搬出了自洪武八年正式发行的大明宝钞举起了例子来。

    不得不说,相比于土生土长农民出生的老朱,从小受正规教育长大的朱标,对于这纸币发行的基本原则还是有一定认知的。

    没办法,大明通行宝钞从洪武八年发行至今才不过五年时间而已,但就是这五年时间,如今一贯宝钞的市值却是已经从最初的一千文铜钱贬到了不足七百文,直接贬值了三分之一还多。

    如此迅速的贬值速度,作为主管着大明政务的常务副皇帝,朱标就是想没个清醒的认知也不行啊。

    因此,在得知倭地多金银后,不同于在钱宽的利诱下只想着利用倭地金银为明军换装火铳的老朱,朱标的另一个重要目的却是准备将其作为大明宝钞的压库本金,从而改变老朱那纯粹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实质上却是政府性的掠夺式纸币发行政策。

    开玩笑,作为一个儒家文化培养出来,且亲历了大明立国之战的‘开国皇太子’,朱标性格中可不只有其展现出来的敦厚宽仁一面。

    “压库本金么,嗯,标儿考虑得确实比为父更长远周全啊!”

    得知好大儿打算将倭地金银作为大明通行宝钞的压库本金,从根本上改变自己无本儿买卖式的宝钞发行政策,老朱不但没有半分的不满,相反却是对此十分的肯定、赞赏。

    其实说起来,老朱虽然是从最底层爬起来的,但多年的实践学习下来,发行纸币需要准备本金的基本操作原理他还是知道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