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管是运转功法吸收天地之间的能量也好,还是直接吸收各种形式的能量晶体也好。 总之是通过一种吸收后加以转化的形式,来让自己体内的“蓝量”慢慢达到当前等级的峰值。 其中,等级越低的时候,只要体内的池子蓄满了,几本就可以直接突破到下一级。 当然,其中的难易程度,也和个人的资质有极强的关联。 资质极佳者,可能根本没什么感觉,就顺理成章地升到了下一级。 而资质差劲的,则需要储蓄更多的能量,直到池子里的水开始溢出,然后在各种准备的帮助下,才能进行突破。 而所处的级别越高,超过15级之后,突破就不再是简单的事情。 基本上,都需要经过数次乃至数十次的激烈交战,在生死一线之间,顺利跨过门槛的可能性会大一些。 武者习惯将这种门槛需要的东西,称为感悟。 即,15级之后,升级既需要池子蓄满,也需要感悟到位。 而感悟的不同,也就导致了每个人升级后的实力表现也不同。 感悟的深浅,与实力的强弱有着极深的关联。 这也是为什么,凡是成名的强者,每个人在战斗风格和能力上都有很大的差别。 因为感悟这种东西,很难相同。 充其量,也只是类似。 而第二种升级提升实力的方式,就是通过战斗。 而且是非常大量的战斗。 简单来说,就是把其他人用在修炼上的过程,全都替换成了战斗。 本质上讲,修炼的过程就是将原本不大的池子渐渐拓宽,让它能够容纳更多的能量。 能量的总量越多,用出的技能威力自然也就越强,能够使用的技能也就越多。 而第二种方式中的战斗,也是同样的原理。 不过这种方式相比于第一种,要残酷很多。 因为杀戮本身,并不会让池子里的水变多。 杀死怪物,并不能自动获取对方身体一定的能量。 这种方式,是通过一次次将自身池子里的水用光,然后又补满。 再用光,再补满。 这样循环往复的方式,来替代修炼的过程,慢慢拓宽自己的能量池。 好处是,如果够拼,升级的速度会比第一种快一些。 因为能量的吞吐量够大,每次池子耗尽后又补满,池子的容量就会稍微的大上一点点。 同时,因为大量的战斗和使用能力,这种方式成长起来的人,战力往往会比同级的人高一些。 但坏处也很明显,并且是大多数人无法接受得。 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危险,频繁战斗就意味着遭遇意外的可能直线上升。 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就是类似的道理。 二是自虐。能量完全抽干的体验,可以说是非常难捱。 就好像一晚上连续起飞三次航班,那种将自己完全榨干的虚弱感,不会有人想体验第二次。 可想要用这种方式升级,这种虚弱感将称为家常便饭。 而沈星补全之后所做的决定,便是用这第二种方式,让自己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升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