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数日前,鲜卑游牧营地,摩摩罗的帐中传来一声惊呼。 “啊???” “咱们要投汉了?” 摩摩罗趴在毛毡上,后背上血糊糊一片。 听到手下亲信的惊呼,他狠狠的瞪了那人一眼,咬牙切齿说: “小声点!你想害死我们吗?” 摩摩罗强忍背上的疼痛,压低声音道: “那苏曜是什么人?当年在并州,你们忘了他是怎么一个人就杀穿了我数千勇士的么?如今他带着上万精兵,就咱们这点人马还不够他塞牙缝的!” 亲信犹豫道:“可是单于那边.” “呸!”摩摩罗啐了一口,“步度根算什么东西?不过是个丧家之犬!你以为他真能指挥得动那些部落大人?” 他艰难地支起身子,眼中闪烁着憎恨的火焰:“现在是明眼人都知道,鲜卑诸部都是各怀鬼胎,趁火打劫那没问题,你要说让他们跟汉军死战?那简直是痴心妄想,没有一个会真的出力的。” “到时候咱们作为步度根的仆从,一准又是第一个被派去送死,与其如此,不如投汉得了。” 摩摩罗也是日了狗了。 他万万想不到,自并州初遇那个红袍恶鬼后,自己一路逃啊逃的,最后还是逃不过去,又一次要面对那个魔鬼。 在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后,这一次他是真跑累了,不想再逃,也无路可逃了。 在逃亡的路上,他其实已经后悔了。 当汉地的商人带来并州的消息后,他曾无数次长吁短叹。 短短数年时间,当日没有战死沙场,选择投靠苏曜的,现在多已获得了一片自己的草场,甚至有人在汉军中出人头地。 而他看起来是逃之夭夭,免遭大难,但实际上有苦难言,在鲜卑部落中的生活简直就是奴隶一样。 那些傲慢的鲜卑人根本不把他们这些投靠的匈奴人当人,步度根又是空有名号的花架子单于,整天真正支配的就是自己手上那三瓜俩枣,然后玩命的剥削他们。 跟着这样的主人一条道走到黑,那简直是必死无疑。 于是乎,摩摩罗在最后又被步度根一通鞭挞后,终于下定了投汉的决心。 亲信犹豫道:“可咱们之前跟汉军打过那么多次仗,他们能收留咱们吗?” “怎么不能?!” 摩摩罗一锤毛毡道: “那姓苏的被能咱们胡人大祭司尊为天将军就是此人颇有容人之能!” “当年多少部落投靠他都发了家?” “只要咱们投的早,又能立大功,难道怕不被他重用?” 接着,摩摩罗又压低声音,一脸神秘兮兮说: “今夜又轮到咱们部的人去外面巡哨,你抓紧派个聪明机灵的人,去汉营联系,就说我摩摩罗部愿举族投效,归顺天朝。” “摩摩罗?谁???” 当夜,汉军营地。 苏曜看着下面跪着那匈奴使者,絮絮叨叨的拉关系,听得是脸色茫然,完全想不起来他们之间有什么交情。 这时,斥候统领金方言上前,在苏曜耳边小声介绍: “此部乃是休屠部的部落,最早应是在刚出雁门关时就与咱们有过交手。” “看来这位头人相当滑头,运气也不错,竟然让他一路跑到了漠南草原,投靠了鲜卑部落。” “.” 苏曜略感无语,没想到那么久的人现在还有机会再出场,而且看来好像还能发挥些价值? 一边听着众人说话的声音,苏曜一边捏着下巴陷入了一阵沉思。 老实说,如今局面有些僵持,他确实需要些特别的手段。 这倒不是他打不过鲜卑人。 在经历了数日来的斥候战后,现在全军上下对外面那些鲜卑人的状态都有了一定了解——一盘散沙罢了。 他们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在一战中尽可能多的摧毁鲜卑人的力量,而不是这边一个冲锋,那边鲜卑诸部就撒丫子开溜,把后续战事拖得旷日持久。 没错,一战解决西部鲜卑问题,起码打出一代人的和平才是苏曜一直按兵不动在这里的原因。 他可不想这边刚把鲜卑人打跑,等来年他去西征走了,这些鲜卑人又开始骚扰边境了。 而如今,这个主动归降的胡人部落似乎给他带来一些新的机会。 当即,苏曜便召来随行的贾诩郭嘉和周瑜等人,商议下怎么好好利用这个机会,争取一波团灭了对面的鲜卑武装。 “这人可信吗?会不会是鲜卑人的诈降之计,诱我们出山设伏?” 首先的,周瑜便一脸警惕的提问。 毕竟,这个时机也太巧了不是。 对此郭嘉眯起眼睛,手指轻敲桌案:“胡人向来反复无常,不可轻信。但他们若真是诚心归降,善加利用未必不是破敌良机。“ 接下来,诸位谋士们一番商议,很快就拟定了一份详细的作战计划。 这个计划并不复杂,简答来说就是利用摩摩罗部巡哨的机会,让他们意外发现一个汉军防守的漏洞,然后引鲜卑大军发起进攻,之后汉军再诈败,诱敌深入后设伏反击,争取一波将最大数量的鲜卑人都留在迪化的土地上。 如此一来既避免了他们主动出击中伏的危险,又能够请君入瓮,利用迪化三面环山的地形,伏兵于山中,一旦发动就可第一时间绝其归路,狠狠的围杀这些鲜卑敌军。 计划既定,苏曜立刻命人给摩摩罗的使者送去密信,详细交代了行动方案。那使者带着汉军的承诺匆匆返回,将计划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摩摩罗。 摩摩罗趴在毛毡上听完,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的光芒:“好!这次若能立下大功,咱们部族后半辈子的生活就有着落了!” 接下来,摩摩罗立刻召集亲信,开始布置起来。 次日清晨。 摩摩罗拖着伤躯,一瘸一拐地来到步度根的大帐: “启禀单于,属下的战士昨夜巡哨时发现了一个重要情况!” 步度根正为战事胶着而烦恼,闻言连忙询问:“什么情况?”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