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惜,接下来的发展超乎了曹操的意料。 也不知是他这边太顺利还是怎地,苏曜选择了先北后南的大迂回战略,先拿了幽州。 这固然带来了战略上的极大优势,冀州被四面合围不假,但也给了正面战场上的曹操等人巨大的压力。 作为一直在魏郡与韩馥大军拉锯,牵扯了他大量精力的力量,恼羞成怒的韩馥在充分动员后调动起大军,将魏县围了个水泄不通,誓要把他们杀个干净。 这让曹操顿时大感不妙。 怎么说呢,他现在依然坚信韩馥必败无疑,但是自己能不能看到那个结局就有点成了问题。 别等到战后的时候,其他人都平步青云了,他曹孟德一行人,只能得个追授的嘉奖,那可就太蠢了啊。 “孟德,不能再犹豫了!”夏侯惇见曹操沉默不语,再次催促道,“再不突围,咱们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曹操深吸一口气,左思右想后,终于下定了决心:“好,今夜子时,全军突围!” 固守死路一条,突围总归还有点生机。 那么,现在就只能拼了! 接下来,曹操立刻去与宋宪等苏曜部将联络,沟通突围一事。 这自然又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不过曹操去意已决,别人走不走那是他们的事情,自己今晚是一定要拼一把的。 就这样,茫茫的夜色中,只剩两千余残兵的东郡兵向北门集结。 这与他们要逃跑的方向背道而驰,但却是深思熟虑后的结果。 不管是西方还是南方,冀州军都是严密戒备,唯有北方守备稍松。 但即便如此,此去自也凶险万分,九死一生。 “诸位将士!” 曹操勒马立于残军之前,在夜晚的寒风下,沉声大喊: “吾等自东郡起兵响应朝廷,讨逆平叛,一路披荆斩棘,从未退缩!” “今日,韩馥老贼提兵二十万,困我于这魏县,敌众我寡,确似绝境,有人称此乃命数,然曹某不信命也。” “诸君皆曹某麾下的勇士,鏖战至今,各个以一当十,勇不可当,焉能在此坐以待毙?” “今夜突围,前路或有去无回,但只要一息尚存,就绝不能让贼军小瞧了我等。” “只要人人都能拿出这股拼劲,我等必能杀出血路,让韩馥那贼子见识我东郡儿郎的铁血豪情!” “噢噢噢噢!!!” “我等愿随太守死战!” 在曹操激昂的话语后,东郡战士们的斗志再次被点燃。 眼见突围的准备做好,曹操闭上了眼睛,沉默片刻后突然大喊一声“开门”,欲投入那茫茫夜色之中。 今夜,有死无生。 ——“且慢!” 突然间,宋宪骑着快马,飞驰而来: “曹太守且慢!” “有大将军紧急军情!” “什么?大将军?” 曹操猛地转身,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疑惑,死死盯着宋宪手中一封染血的信件。 宋宪翻身下马,快步上前,将信函呈给曹操:“曹太守,此乃大将军苏曜派快马加急送来,事关重大!” 曹操迫不及待地接过,迅速展开,借着微弱的火把光芒,一行行字迹映入眼帘。 信中的内容非常简单明了,先是一句话赞扬了他们坚守的努力,然后最重点的就是最快明日援军便到,让他们坚持到底。 观得此信的曹操先是一阵惊喜,然后紧接着展开的眉头又渐渐的绷紧,眼中也变得惊疑不定,脸上浮现出难以置信的神情: “宋将军,此事可能当真?” “如今我城池被围的水泄不通,这信件如何送达?” “有没有可能此乃贼人奸计?” 宋宪见曹操满脸狐疑,当即一拍大腿:“绝不可能!” “虽然这信件是突然被射上了城头,但信中这信中可有大将军的印签,岂能作伪?” 曹操听闻宋宪所言,心中虽仍存疑虑,但见其信誓旦旦,且信中确有大将军印签,不由得暗自思忖。 若这信件真是苏曜所送,援军明日便至,那此时突围,无疑是放弃了绝好的生机。 可若这是韩馥的奸计,贸然相信,待明日不见援军,城内士气必将一落千丈,城破只在旦夕。 最好的办法自然是找来熟悉苏曜的人识别信件真伪。 然而,那位大将军很少写信,在场亲信也就只有宋宪一人。 这封信,就像一根救命稻草,却又似暗藏玄机的诱饵,他望向城外冀州军那连绵的营寨,灯火点点,犹如野兽的眼睛,在黑暗中虎视眈眈。 “传令下去,全军戒备,今夜突围计划暂且搁置,但不可松懈,以防有变。” 曹操咬紧牙关,最终做出了暂且观望一日的决定。 他深知,此刻一步错便可能满盘皆输,无论是贸然突围,还是轻信信件,都可能带来灭顶之灾。 故而,曹操搁置了突围计划,同时也没有将这个好消息传播出去,就是以防生变。 然而,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 虽然曹操严令不得外传此事。 但宋宪在来给曹操报信前就已看过信件内容,一脸惊喜的跟下级军官们分享过此事。 很快的,援兵将至的消息就传遍了城池,汉军官兵们士气高昂,沉浸在一片欢天喜地的气氛之中。 “听说了吗?你们都听说了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