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果我们战事顺利,能够阻挡苏曜那且还好。” “倘若我们战事不利,那便会成为众矢之的,其他诸侯非但不会出兵相助,反而会趁机落井下石,瓜分我们的地盘和势力。” “到时候,我等一腔热血却为他人做嫁衣,这难道是王太守想要的结果吗?” 王匡听着张承的分析,眉头紧锁,心中越发纠结。 他深知张承所言非虚,如今天下诸侯虽对苏曜多有不满,但谁也不敢轻易出头与苏曜为敌。 苏曜的威名赫赫,百战百胜,实力之强,已非一般人所能抗衡。 一旦起兵对抗苏曜,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 然而,向雄的提议又让他心中充满了渴望。 起兵反苏,高举义旗,成就一番霸业,这何尝不是他心中的梦想? 只要在河内一天,他就是执当地牛耳,掌军政大权的土皇帝。 可一旦屈服,去了洛阳,那就是龙游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 王匡深知,自己一旦去了洛阳,失去了对河内的控制,那他的权势和地位都将不复存在。 他不甘心就这样放弃自己辛辛苦苦打拼来的一切,更不甘心在这乱世之中默默无闻地老去。 难道没有对抗那苏曜的办法吗? 难道他就真的那般厉害,无法战胜吗? 就在王匡各种纠结的时候,一个惊人的消息传来。 “什么?大将军亲自来了?” “而且还只带了两百人的锦衣亲卫?” “还有这种好事?” 苏曜竟然只带两百亲兵就敢来他河内? 听到部下传来的消息后,王匡人都惊呆了。 王匡瞪大了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即便他已深知苏曜的威名,但如今这位大将军竟然只带了两百人就敢深入他的地盘,这简直是对他的极大蔑视! “这苏曜,莫非是疯了不成?” 王匡喃喃自语,眉头紧锁,连连询问部属消息是否为真。 而很快,来自各方的消息都已证明,苏曜确实只带了两百亲兵前来,名义上也是巡查地方,监督锦衣卫办案。 如今,根据最新消息,他们已渡过黄河,进入河内地界。 “狂妄!这是何等狂妄!” 向雄当即破口大骂: “这苏曜真当自己天下无敌了吗?” “什么督查锦衣卫办案,依我看,他就是来拿王太守您的。” “可是这个混小子怕是搞错了什么,莫不是还以为现在是朝廷派几个兵丁皂吏就能拿一方大员的时候吗?!” “真是可笑至极!” 向雄的话如同烈火烹油,瞬间点燃了王匡心中的怒火。 “向先生所言极是!这苏曜未免也太目中无人了!” 王匡怒声道: “他竟敢只带两百人就敢来我的地盘,真当我河内无人吗?” 向雄见状,心中大喜,连忙趁热打铁: “太守,这正是我们的机会啊!苏曜如此轻敌,我们正好趁机将其擒获,一举铲除这个心腹大患!” 王匡闻言,心中微微一动。 他深知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旦错过,恐怕就再也没有与苏曜抗衡的可能了。 不过,相比于激动的两人,张承显然顾虑良多: “且不提那大将军苏曜据说勇冠三军,霸王再世,可力敌万人之类的传闻,他本人战功卓著绝非一时气运那么简单。” “今他既敢只带两百人来此,那必然是有所依仗。” “倘若我等贸然出手,万一落入圈套则万事皆休是也。” 张承的话如同一盆冷水,瞬间让郡守府内陷入一片沉默。 王匡在心中不停的盘算,也不得不承认,张承的话确有道理。 朝廷使者已经来过一波又一波,但自己也未真正造反。 倘若这大将军这次是故意释放假象,诱他扯旗造反,然后再大军讨之那又该当如何? 正所谓人的名树的影,苏曜赫赫威名之下,不管做了什么,总是会引起这些人过多的猜测。 在一番讨论后,他们得出了数个与现实相去甚远的猜测。 比如,来者并非苏曜本人,而是打着大将军旗号的他者云云。 又或者苏曜的背后实际上暗藏了一支大军,他艺高人大胆大,以身为饵,设下陷阱,就是要诱使守军出城设伏云云。 就这样,在信息不对称下,这些自诩聪明的人们想了太多,最终却是决定暂且静观其变: “依我之见,太守可先行派人前往探查,确认苏曜一行人的行踪和意图,查看其背后有无伏兵跟随,同时,紧急加强郡内防御,以备不时之需。” 张承侃侃而谈道: “若不是苏曜本人前来,那我等大可继续搪塞,一方面抓紧沟通其他诸侯,为日后的大计做好充足准备。” “倘若真是那苏曜本人前来.” 说话间,向雄直接接过了话头,阴狠一笑: “那咱们就设计将其诱入城中,再以大军围杀!” “届时,他纵使再是勇猛,那也是双拳难敌四手,必将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代价。” “到时候,除了苏曜,王太守声望必将达到顶峰,洛阳朝廷群龙无首,正是我等振臂一呼之时!” 王匡闻言,心中振奋,觉得两人的提议颇为可靠,当即便立刻派出了使者和斥候,一边以迎接大将军的名义打探苏曜底细,另一波人则直奔孟津渡等黄河渡口,查看是否有大军在悄悄渡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