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很快便有三个人选被推了出来。 他们分别是幽州牧刘虞,益州牧刘焉以及陈王刘宠身上。 他们三人要么皆是皇室宗亲,且各自掌握一方重权,威望卓著,无疑是新帝的有力人选。 “刘虞乃汉室宗亲,德高望重,素有贤名,且掌有幽州之地,兵强马壮,足以震慑四方。”一位大臣首先推荐道。 “刘焉亦不可小觑,他乃景帝之子鲁恭王刘余后裔,今其占据益州,地广人众,善于治理,若立他为帝,朝廷便能有益州为后方,可保社稷平安。”另一位大臣附和道。 “至于陈王刘宠,他乃是光武帝之后,明帝玄孙,血脉纯正,且素有勇略、善骑射,以一己之力在这大乱的年景中保得了陈国的平安,若得陈王继位,必能一扫天下乱象。”又有人补充道。 百官们议论纷纷,各自支持着自己心中的人选,场面一时之间热闹非凡。 但是无论他们怎么热议,每个人在发言后都不住的把目光往苏曜身上瞟。 因为在场的人很清楚,眼前这个年轻的冠军侯已经用实力和战绩证明了自己。 在这个乱世之中,在这座长安城之内,没有人能比他的话语权更重。 这位冠军侯不点头,那他们的提案一切都是徒劳。 然而,被百官们包围,立于舆论中心的苏曜却是全程一语不发。 很快那纷纷热议便渐渐的停下。 众人相互张望,紧张莫名。 莫非,这冠军侯也是个野心勃勃之辈,想要立个幼帝好独掌朝纲吗? 顿时,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未央宫前的气氛变得异常沉重。 然而,苏曜在沉默了片刻后,说出的话却让所有人都傻了眼。 尤其是跪伏在地的董勇更是惊得跳了起来。 “什么?!” “你说陛下没驾崩??!” “冠军侯,这话可不兴乱说啊!” 一瞬间,众人的目光都紧盯着苏曜。 他们看向其怀中的皇帝刘协,只见他面色煞白,血染衣袍,四肢无力下垂,鼻息尽是,哪里还有半分活着的样子? 然而苏曜却信誓旦旦的说皇帝无恙,这让百官们全都感到了一阵错乱。 这冠军侯,究竟是搞什么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