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如今陛下,还要替你自己的老师刊印,进行售卖。 同时还要支付稿费。 这如何不让他感到欣喜? 他当场就决定了,今后这些书所获得的稿费,必然全部都给自己老师的家人。 老师的家人,过的也挺清贫。 自己如今,有了这一份正经的差事,钱财足够用了。 况且,再有半年左右的时间,自己这边便也要在报纸上连载,自己写的三国演义了。 有老师的水浒传在前面打样,今后自己的三国演义,肯定也能够卖书赚钱。 不差这一会儿。 朱元璋想了想道:“这样吧,等到过完年就开始印刷。 把水浒传装订成册开始售卖。 咱新建一个大明出版社,让来负责刊印,发售,隶属宣传司。” 文化软实力,如今是越来越显著。 除了新闻之外,也应当由国家出面,弄出一些积极向上的,文集等进行售卖。 这是有官方标准的。 如此做,同样有着诸多积极的意义。 罗贯中领旨谢恩。 朱元璋又道:“今后的水浒传,各个书店需售卖正版,不得私自刊印售卖。 私自刊印售卖者,需没收非法收入。 还要按照情节轻重,进行议罪。 那些私人出版商,想要刊印售卖,需征询国大明出版社,获得授权才可以。 并且要支付大明出版社,以及原作者相应的钱财。” 产权保护的意识必须要提高。 不然写书的人,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书,劳动成果被人拿去大卖特卖。 这些人赚的盆满钵满,作者从中分不到一点。 显然是不合理的。 不利于作者的作积极性。 当然,这同样也是为了对出版发行的东西,进行一个有效的管理。 除了这些外,也是朱元璋为了今后一些发明的推广,以及激发发明之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所进行的一个试水。 今后的大明,在他的积极推动之下,必然是要走上一条不一样的道路。 各种科学发明这些,也必然会更多的出现。 并且投入到实用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肯定要弄知识产权,对发明者进行一定的奖励。 以此来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让大明的发明创造,有一个良好的氛围。 罗贯中将之应下,然后显得有些迟疑的望着朱元璋道: “陛下,这水浒传只连载了一半多。 现在就进行刊印卖书的话,是不是……是不是有些早?” 朱元璋闻言笑了,这罗贯中还是个实诚人, 当下便道:“罗宣传使,有些事儿,就该趁着有热度的时候做,才是最好做的。 而且,咱们这边也没必要,非得刊印一整本。 咱们可以把水浒传,分成上下部嘛。 先刊印上半部,然后再刊印下半部。 分开来刊印不就行了?” 分成上下部来售卖,有不少的好处,一方面是可以趁着热度,先卖出一部分。 另外一方面,若是上半部销售不好,那么到了下部时,就可以不印,或者是少印。 沉没成本一下子,就降低了很多。 嗯?! 分成上下两部。 罗贯中听了朱元璋的话,眼睛顿时就亮了。 还得是陛下啊! 就是不一般。 各种东西,都是一套一套的。 这可当真是一个天才般的想法! 陛下真是一个赚钱小能手。 商业奇才! 各种东西那都是信手拈来,真不愧是陛下! 要过饭,当过和尚的人,这般厉害的吗? 罗贯中对于朱元璋的敬佩之情,如同江水一般滔滔不绝。 同时更相信了那句话,成功的人往往在很多别的地方,也容易取得一些成就。 就比如陛下,就算是没有当上皇帝,凭借着他表现出来的种种,做别的事,也同样会出人头地。 最起码不会被贫穷所困扰。 这份赚钱的能力,简直是绝了。 金点子一个接着一个的往外冒。 交代了罗贯中这些事后,朱元璋就一路回到皇宫。 罗贯中则忍住心中的激动,一路飞快的赶回到了宣传司。 坐在自己的值房,开始伏案写作。 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助。 一个个漂亮的字跃然纸上…… …… 朱元璋返回到武英殿后,很快就让人把丞相胡惟庸给喊了过来。 说了市舶司设立的一些事情。 交代了一些具体的事儿,让胡惟庸接下来去做。 在一些必要的事情上,要给市舶司的设立,开方便之门。 一切从简,从快办理。 胡惟庸自然而然,将之给一一应下。 他已经知道了,皇帝今日在天界寺那边,所干出来的一些事。 在为皇帝的强势手段,感到震动,觉得不愧是皇帝的同时。 对于接下来事情的发展,也越发的期待起来。 皇帝这次在天界寺,和这些人见面。 看起来是大杀四方,给人的感觉是威风凛凛。 但是依照他对这些商人们的了解。 这次的事儿,绝对不会就这般轻易结束。 接下来,这些商人们不会坐以待毙。 肯定会用出各种手段进行还击。 皇帝若是觉得现在,已经稳操胜券,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反正总而言之,越乱越好。 他想要看到,接下来皇帝吃瘪。 最好把皇帝给整得灰头土脸,颜面尽失。 市舶司也推行不下去,这才有意思。 想来那个时候,朱元璋这个不当人,处处坑害自己的皇帝,心情会特别的好受吧? “胡相,快到年关了,中书省,还有各部的考成这些,弄得怎么样了?” 说了一些市舶司的事情之后,朱元璋望着胡惟庸出声询问。 考成法是今年,他力主推行的。 针对京官,以及京师附近几个府来进行。 这是让官员们勤于政务,对官员们考核的,一个重要的手段。 自然不可能吩咐下去后,就不闻不问了。 必须要将之落实下来。 不断完善,将之给推广开,今后形成定制…… 第(3/3)页